大河网讯 夕阳下,漫天的霞光,映红了大地和山峦,世间万物都笼罩在金黄色的纱帐里。11月13日,在鲁山县熊背乡宿王店村,只见墙面上涂画了艳丽的色彩,道路两旁盛开的菊花和树木交相辉映,村口建了“王莽、刘秀”双亭,党员干部定期在这里宣扬孝贤文化和文明新风,留住美丽“乡愁”。
熊背乡坚持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提升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培育文明乡风,让有“颜值”更有“气质”的和美乡村不断涌现。
民居美 环境美
沿着省道234来到老庙庄村,主干道两侧绽放的月季花便映入眼帘,村内大棚数万株月季花争奇斗艳。再往前,转到宿王店村,30多个闲置的老旧缸缸罐罐嵌在一堵长10米的影壁墙上,农耕文化馆坐落其旁,主干道绘制了数十幅中国风的墙体画,别有一番韵味。沿道而上,迎面而来的是雁鸣庄村,两侧的枫树早早换上了红装,游园、荷花池、沿河休闲便道正在成为现实。
结合“七美”要求,该乡陆续投入人力6000余人次,机械车辆160余辆,廊道绿化2000余米,植树造林800余亩,打造提升游园21处,村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由“一时美”转向了“持久新”。
乡风美 生活美
熊背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吸引群众主动参与乡风提升,在全乡不断形成崇尚精神文明的良好氛围。建设20个文明实践站,行政村覆盖率100%,先后建立牛皋纪念馆、鲁山县廉洁文化示范点,重点打造红二十五军红色教育基地,为县内外干部群众提供学习长征精神和廉洁文化的平台,持续开展三八红旗手、好媳妇、好婆婆、人民调解员等创评活动,通过榜样示范熊背乡今年举办了10余场戏剧演出。同时大力支持雁鸣庄村文化合作社的发展,广泛吸纳戏曲爱好者,搭建演出平台,采买音响、铜锣等器材,让戏曲文化在熊背乡生根发芽。
该乡制定全乡和美乡村建设规划,搭建康养旅游、红色教育、传统文化、产业融合四大主题载体。着力打造以雁鸣庄村为样板的康养旅游示范区;精心构建以晒衣山红色文化为依托的红色教育示范带;深度挖掘培育牛皋墓、墨子洞的熊背传统文化底蕴保护区;重点培育本地血桃、板栗、鸵鸟等特色产业融合示范带。综合发力,构建宜居宜业美好新熊背。
“熊背乡将全面实施‘七化’工程,打造和美乡村,推动‘一处美’向‘一片美’到‘整体美’再到‘立体美’的转变,丰富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需求,倾力打造美丽熊背、文明熊背、美好熊背。”熊背乡党委书记雷晓鸣如是说。(张馨丹 杨柳 陈凯/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