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今年以来,许昌市城管局坚持将主题教育与城市管理工作实践深度融合,围绕服务型城管建设在转变执法理念、提升执法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城市“管理难”有效缓解,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
在中心城区城管系统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市区两级554名网格员明确分包联系区域,全员下沉一线,覆盖5个区、29个街道办事处、366条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36处广场游园,实现中心城区城市管理全覆盖。2023年以来,各级网格长、网格员先后到网格开展工作17611余次,通过智慧城管便民服务平台有效上报案件27585件,结案率达93.18%。将“服务管理、文明执法”要求细化分解为9大类42项,作为日常考核的硬性指标,坚持“日督察、周通报、月点评、季排名、年奖惩”制度。同时,组织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法制教育培训、服务型行政执法“比武练兵”等活动进一步增强队伍凝聚力。2023年以来,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许昌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荣获“第四批河南省服务型行政执法标兵”荣誉称号。
印发《关于规范中心城区夏季餐饮夜市经营秩序的通知》,明确“五统一、三严禁、一规范”管理标准规范夜市经营秩序;以备案、承诺替代审批,支持1720家小商户有限度夜市外摆经营,并为残疾商户安排“特殊摊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农副产品便民疏导点规范管理的通知》,在清理占道经营还路于民的同时,选择不影响交通,方便流动商贩聚集的地方设置便民疏导点和时令瓜果销售点92个,引导瓜农果农定点定时定规模经营。开展窨井设施整治提升,科学规划安装智慧井盖监测终端700个,实时监测井盖状态,实现井盖缺失、移位、松动、积水等自动实时告警。目前,全市已累计整治提升窨井设施6962个,超目标任务39.24%,全力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制定印发《关于印发许昌市中心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制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规范中心城区餐饮夜市经营秩序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建立市容环卫管理、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等5大类15项整治标准,并形成目标责任、考核通报、会商研判、协作联动等“六大机制”。通过多渠道及时全面掌握城市管理问题,建立信息收集、任务派遣、处理反馈和综合评价等7个环节的问题处理反馈闭环。今年以来,共办结各类问题28.01万件,结案率94.5%,同比增长7%。每月对各县市区及责任部门履职情况进行调度评价、排名和通报,并将结果运用在各单位财政资金使用上,每季度对排名先进单位奖励财政资金,对落后单位扣缴财政资金,树立争先晋位、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
下一步,许昌市城管局将继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在改善市容市貌、服务群众等方面精雕细琢,推出更多可量化可感知可共享的城市管理成果,确保主题教育取得的成效转化为城市管理领域前进的动力。(刘文静/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