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来,沁阳市太行怀庆街道秘涧村结合“五星支部创建”,以风貌管控为抓手,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地制宜推进“一宅变四园”,精心打造“一园一院”,做到“拆建管用”四个100%。
风貌管控如何干?规划先行是基础。
“在秘涧风貌管控中,我们成立了由包村领导、党员、群众组成的风貌管控治理工作队,弄清群众的企盼和诉求,整村规划设计。”太行怀庆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张军虎说道。
该村通过集中连片变“游园”、残垣断壁建“花园”、房前屋后成“果园”、闲置宅地种“菜园”的“一宅变四园”方式,进行统一规划,实现31座空心宅院转化利用率达到了100%。
该村加强村庄规划编制,提高农户建房标准,推进农村墙体立面改造和墙体保温工程,改善视觉效果和实用功能。打造绿色森林村庄,重点对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升,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风貌管控谁来干?支部引领是核心。
“在村党支部书记张耀辉的带领下,村内党员群众自发地参与到风貌管控工作中!”太行怀庆街道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石曙光说道。
秘涧村在风貌管控工作中,通过“两委发力、党员带头”,从拆建到管用的整个环节,让群众说了算,并广泛自觉地参与到全村的村庄建设中来,形成了“干部群众齐心干”的良好局面,被拆院户100%满意,两委干部100%满意,全体党员100%满意,全村群众100%满意。
风貌管控怎么干?因地制宜是关键。
“我们将村里闲置的木头、竹片、磨盘收集起来,利用村内空闲院落,找村里学美术的大学生,帮助设计打造了农耕文化园。”秘涧村党支部书记张耀辉说。
秘涧村充分发挥本村党员、文化能人、乡土工匠等群众的智慧,融合“党建”“文化”“乡愁”“生态”等多种元素应用到村庄规划建设中,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街、小游园、小菜园。
风貌管控缺资金?多方协助是要点。
“太行怀庆街道采取‘贤达人士捐一点,村级集体筹一点,各家各户出一点,办事处补一点’,有效破解村内在背街小巷硬化等方面存在的资金瓶颈。”太行怀庆街道党工委书记赵高峰说道。
风貌管控工作开展以来,秘涧村投资 132 万元,完成主大街路面“白改黑”1300 米、安装绿化带围栏 900 米、铺设道牙 5000 米、村内种植绿化树和各类果树3000余棵、打造小游园 3 处、建设文化大院1处、农耕文化园1处。
风貌管控怎样管?机制建设是重点。
秘涧村落实“三个公开”管理制度,公开竞争认领,真正交给有责任心的院主进行管理;公开责任职责,将“小四园”管理责任人姓名、种植项目、管理要求等信息进行全面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开奖励评比,制定奖罚制度。(亢宁宁/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