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鲁山县支行赋能“新农人”变身“兴农人”

2023年11月16日15:02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目前,又到了鲜姜收获的季节,鲁山县姜农正在趁着晴好天气忙着采收,田野里一片繁忙景象。姜农小王是个“新农人”,他利用抖音直播的形式卖姜,效果出奇的好。用了仅仅不到一周时间,家里的黄姜已经售完。他兴奋地对前来作贷款回访的县农行佑罗汉行长说:“今年雨水充沛,黄姜长势喜人,供不应求,我们也要感谢农行的及时扶持。”

鲁山县有着2000年的传统黄姜种植历史,张良黄姜具有丝多色黄、辛辣芳香、久煮不烂、药食两用的特点,是闻名全国的名特优农产品。是河南省名优土特产品,入选首批“中原贡品”保护名录,并注册为绿色食品,平顶山市十大特产之一,当地种植黄姜面积已达5000亩。

在农行鲁山县支行的支持下,他们充分发挥合作社、种植大户和致富能手的带头引领作用,大力发展黄姜种植产业。助力当地建起了生姜储藏窖、生姜加工车间、育芽室、生姜温室等配套设施,形成了生姜育种、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一条龙模式,将小姜块打造成了大产业。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的村容村貌和产业发展都有了质的飞跃,一批拥有新思维、新知识、敢闯敢干的人逐渐涌现出来,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他们被称为“新农人”,姜农小王就是其中一员,为农特产品销售插上了“金翅膀”。

一直以来,农行鲁山县支行扛稳服务乡村振兴政治担当,紧跟当地乡村振兴规划,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创新“惠农e贷”服务模式,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服务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一批知农业、懂农民、有文化、懂技术的高素质“新农人”队伍,为他们搭建发展的“舞台”,从而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农村产业振兴。

 “今年,百果山上盛产的甜梨达15万余斤,全部发往广州深圳了,甜柿已出售30000余斤,还有10000多斤正在采摘;冬桃目前正在开园采摘,产量预计有20000斤。”鲁山县赵村镇南阴村鸿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信昌介绍说。

位于赵村镇北部的百果山果园,在县农行的助力下,林果种植面积近2000亩,种植有酥梨、甜柿等各类果树近12万株。今年已进入盛果期,白草坪村胡春国、李拴定等五家种植的皇冠梨共采摘20000余斤,纯收入达到40000元。

目前,周边四个行政村的近两千户村民也发展林果种植,每到山果成熟的季节,合作社都会集中收购、网上售卖,村民们收入稳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该行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主抓手,构建班子成员、网点、客户经理三级营销服务体系。协调“惠农e贷”推进事宜,批量获取客户数据,拓宽获客渠道。先后推出“林果e贷 ”“农家乐e贷”“香菇e贷 ”等一系列惠农e贷产品,解决了农民贷款难、贷款贵、手续繁问题,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把为农、利农、惠农、便农工作落到实处。支持了一大批“新农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产、经营致富。

此外,围绕“数字乡村”建设,推动金融服务嵌入农村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农民客户通过微信公众号、掌银、惠农通服务点等平台,体验线上申贷、生活缴费、网上购物等便捷金融服务,打造线上农村金融生态圈。

此外,该行推出“服务升温”工程,将其融入日常服务点滴之中。为新农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综合金融服务,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至目前,积极探索市场变化新需求,以绿色农业、功能性农业发展为契机,共投放惠农e贷1.8亿元,上线6个智慧场景、新增掌银注册户10000余户,为乡村振兴插上了“科技引擎”,带动了更多‘新农人’,把网络变成“新赛道”,把直播销售农特产品作为“新农活”,从而成为乡村振兴的‘兴农人’。”(陈海 昆贤 杨柳)

编辑:林辉  审核 :孙华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