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11月13日,在位于郏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晟电气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里的柔性钣金加工生产线上,操作工人正在操控台前,通过键盘操控先进的智能“机器人”进行紧张的产品生产加工。同时,在车间内另一条高低压配电柜自动安装流水线上,也处处彰显着科技的力量。
天晟电气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铁集团等大型国企的重点采购单位,更是先后为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神舟系列飞船提供部分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产业规划+专业园区”的创新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了全链条产业链,产业发展集聚效应凸显,成为郏县科技创新领域的一张重要王牌。
“我们天晟电器特别重视人才和创新,为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保证公司核心竞争力、产品科技含量。天晟电器早在2013年就组建了研发中心,中心现有工作人员90多名,工程师28人,人员均为专科以上学历。初步形成了一支多学科有机互补、专业搭配合理的研发队伍。目前,中心拥有有效专利60项,其中15项发明专利。已与华北电力大学、郑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科学院校建立了深入广泛科研技术合作与交流。”天晟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利超说。
据悉,2022年以来郏县在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等方面财政已兑付奖补资金2798.25万元,有效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同时,郏县县委县政府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以商招商,引进外地多家企业纷至沓来,入驻产业园区,形成了集制造、安装、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郏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以率先打造产学研结合为主方向的科创高地为目标,以抓好创新主体培育为基础,以建设创新平台为动力,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回归为抓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新格局。
郏县聚焦主导产业创新需求,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服务,推动海瑞祥公司与河南工业大学共建改性塑料创新中心,平煤机装备公司与郑州轻工业大学共建高端智能支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晟电气公司与郑州大学共创三角节能变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等。目前,全县17家重点企业与9所高等院校签订产学研合同21项,引育较高层次科技人才20余名,科技成果登记4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9424.08万元,相比上年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幅111.5%。
近年来,郏县紧紧围绕“建设区域创新高地”目标,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在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2022年以来,郏县累计投入省级财政研发补助资金338万元,撬动企业研发投入1.7亿元,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140余项,较上年增长64%。其中,平顶山天晟电气有限公司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智能化生产线建设项目被省工信厅认定为省级技改项目,绿禾农业种植功能元素的研发与推广应用项目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创新引导计划项目。
“我县的科技创新工作一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厚植创新沃土,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日益突显。目前,我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瞪羚’企业1家,建设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1家,实现了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产业支撑科技创新,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紧贴产业发展需求,以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增势赋能,以技术升级实现优势再造,为郏县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提供有力科技支撑。”郏县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俊旭说。(米可 鲁振宇/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