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神前碑”发现始末

2023年12月08日11:23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一直以来,省内多地为“神前”这个地名纷争不断,但均缺少文字证据支撑。“创修拜殿碑”的浮出,虽然只有寥寥8个字,但直接佐证了“神前”这个古地名在黄道镇黄南。

2022年9月,笔者应邀参与编纂《郏县黄道镇镇史馆》《郏县黄道镇黄南村村史馆》。为搜集补充所需资料,笔者一行对黄道镇域内的田野文化遗址等进行了实地调查。

发现石碑

当年9月27日上午,笔者与郏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魏汝江在对黄道镇政府所在地——黄南村白龙庙内的几块古碑进行拓片时,偶然发现在大殿前东厢房西山墙基石上方压着一通石碑,碑首外露占碑身通长的三分之一,字面朝上。由于碑额部分及碑文损蚀严重,字迹模糊难以辨认,遂对碑面水刷处理后贴纸进行拓片,待纸稍干即揭下辨读,黑底白字从右至左显现:

“创修拜殿碑记,黄道街古称神前也……”落款“大清康熙五年岁次丙午仲春月吉旦”等字样。

当看到这些文字时,大家为之一振。

此前,郏县黄道镇及安良镇神前村等省内多地为“神前”这个地名纷争不断,但均缺少文字证据支撑。

此“拜殿碑”(以下称“神前碑”)的浮出,虽然只有寥寥8个字,但是直接佐证了“神前”这个古地名在黄道镇黄南村。

笔者当即打电话告知黄道镇负责文化工作的副镇长刘克胜和镇文化站站长王晓锋。二人闻讯立刻赶来,当看到石碑和拓片后,刘克胜激动地说:“老师们的发现,为黄道镇的历史提供了有力实物证据,吹散了笼罩多年的迷雾。”

考虑到这通石碑对黄道镇乃至郏县历史的重要性,笔者一行提出建议,让镇政府尽快想办法把碑取出来,以便对碑文进行辨读研究、拓印建档,并妥善保护。刘克胜当即向镇党委书记王进伟、镇长王宁博汇报,王进伟、王宁博均在电话中表态:尽快安排落实此事。

当天下午,刘克胜、王晓锋就召集黄南村村委会干部刘俊杰及施工人员、庙内负责人等进行商议,在保证建筑物及石碑完好无损的前提下,科学地制定出安全施工的措施和办法。

石碑现身

经集思广益、科学研判后,黄道镇党委、政府决定于9月29日下午掏取“神前碑”。

笔者会同刘俊杰及施工人员按照事先商定的方案,先在石碑上方留两层砖保护石碑字面,然后向上掏出两层砖,再进深50厘米,横向穿入3根钢管托住墙体承重,一头用砖石平行托起,另一头用砖石铺垫后放上千斤顶顶实承重,而后再向里三分之二处取砖。整个施工过程有条不紊进行,还好青砖是用纯白灰浆砌起的,黏结力不是太强,取砖比较顺利。当施工完成时,施工人员王留江(渣园乡范寨村)、刘俊召(黄道镇纸坊村)、韩国昌(黄道镇黄南村)在负责人杨战彪(黄道镇纸坊村)指挥下,一点一点往外挪动,终于完好地把石碑掏取出来,随后小心翼翼地抬到安全的地方。直到将石碑放平并覆盖上水泥袋,所有在场的人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随后,施工人员立即又把墙体内三分之二缺口处用砖和砂浆水泥进行回砌,以确保墙体安全,待新砌部分留置12小时凝固后,再于次日抽出钢管进行回砌还原。

9月30日上午,当笔者一行再次来到白龙庙时,看到墙体缺口处已砌妥,整个墙体完好无损。

接下来,大家就着手对石碑进行清洗,并对部分字口小心地处理。随后,又对该石碑做了数据测量定位、实物拍照、拓印拓片等一系列工作留取档案资料。

该石碑为青石质,通高109厘米,宽51厘米,厚11.5厘米,碑榫缺失。碑文竖行排列,正书五行,落款顶格书写。碑文满行50字,漶漫10字(以下用“□”标识),碑额文字为正楷体,因侵蚀残缺,唯能看到一个繁体“岁”字,按照碑额通常用语推测应为“皇帝万岁”,两侧日月相对,周边线刻团云纹;碑文左右及下边线刻花草纹装饰。碑文全文释读如下:

“创修拜殿碑记,黄道街古称神前也。郏城乾隅离城二十五里,旧有白龙庙,未立拜殿。自我朝定鼎以来,居民颇多,善事渐兴。性善玉人等往来审顾,见春花秋报之无地,祭风祷雨之无期,故设席会众□□□□焉。于□是,一人起念,众人齐心,或施银钱,或捐煤炭,或捨木料,或助人工。但经月余,一旦巍巍,翻盛槩耳。所谓福报□□□□影随形者,谅囗如是之。善哉!予援笔记实,以垂千古不朽云。”

中间部分文字为捐资、捐工者名单和数额及木匠、泥水匠、石匠名单,竖行排列17行,满行5人,落款为“大清康熙五年岁次丙午仲春月吉旦”。

佐证地名

黄道古称“黄道街”,因村北大刘山顶有祖师庙故称“神前街”。春秋时,相传老子的弟子黄老道云游驻跸此地,故称之为“黄道街”。金右祯三年(1215年)设黄道镇。明代为上黄道保、下黄道保;清代为黄道保、塔亭保;1929年属北区、西区;1934年属六区(苏坟)和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苏坟镇;1948年属六区(茨芭);1958年成立黄道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黄道乡;2008年撤乡建黄道镇。

黄道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域内有为建立东汉立下不朽功勋的铫期在此活动的遗迹和传说,有明代郏县籍著名理学家、文学家、政治家、诗人浙江右政布使王尚絅在青龙河西岸留下“密止堂”等遗址。明成化年间,辽东苑马寺少卿刘济因孝举被诰封为“孝子”而名,誉称“孝官”传颂至今。清末宫廷画家赵唤,其画作闻名于世。

这里地处山丘,地下资源丰富,有煤、石灰石、铝矾土、石英岩、黏土等矿产资源。域内有青龙河、粉浆河等多条河流穿境而过。为烧制陶瓷奠定了良好的地理物质条件。这里的制瓷业始于唐、盛于宋、衰于金明,在中国陶瓷史上被称为“黄道窑系”,有石望河村的“谒主沟钧窑遗址”,黄北、黄南村的“缸窑沟”“五道窑”等唐钧、宋金元磁州窑系遗址。这里,唐代就烧制出多种实用器形的黄、白、褐、黑等单色釉和五彩斑斓的“唐花瓷”;宋代烧造出单色“天青”釉钧瓷走进宫廷;金元时期烧制钧瓷和磁州窑系产品,制瓷工匠用娴熟技艺、神来之笔在器身上描绘、书写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图画和龙飞凤舞的诗词绝句。“黄道窑系”形成以黄道为中心扩展辐射到东至安良、白庙;西至茨芭;北至黄道石望河;南至渣园等郏县西北区域。

此前,省内多个陶瓷生产地曾纷争“神前”这个地名,黄道村地名最早何时起用为“神前”暂无志书文献可考。而最晚出现在1996年版《郏县志》和1998年版《郏县财政志》中:新中国成立之初,位于黄道镇大桥村的“郏县神前大桥民生瓷窑工厂”就使用了“神前”这个地名。

今年8月,笔者一行在县档案馆查阅相关资料时,有幸见到一枚20世纪50年代初该厂曾使用过的一枚印章。该印章呈长条形,木质,长8.3厘米,宽2.2厘米,高2.5厘米。它是“神前”这个古地名实际使用的最后时间的实物佐证。

截至目前,郏县域内出现的唯一一通石碑佐证了“神前”这个古地名就在郏县黄道镇黄南村。

古地新篇

地名,是地之名或地之符号。只要曾经有人类活动过的地方,便有地名。地名一般包括通名和专名两个部分。所谓通名,即指山、川、湖、泽、省、市、县一类的名称,专名是某一类别中地名的特称,相当于人的名,仅有姓难辨其人,单有名也会混淆不清。

作为语言词汇的地名,在书面语中具有音、形、义、位、类五大要素。音即地名的读音;形即书写地名的字形;义是指地名的命名含义,即通常所说的地名语源;位是地名所表示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类指地名的类属。自地名诞生之日起,它便具备了这些要素。

历史上除了政区地名以外,山体、河流、湖泽和人工建筑,居民点乃至集市、港口、码头、人物事件、庙宇等命名的地名,历代层出不穷。当今实用的地名,绝大部分都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命名之后又能长期保留使用的,则以有关地理方面命名的方式比较常见,而因山因水命名方式的稳定性就显得更为突出。因社会动荡不稳因素命名的地名,则不久就会变化。依此,不难看出黄道镇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黄道镇烧制陶瓷的历史悠久,这些产业与火互伴相生。村民窑工供奉神祇的场所庙宇选址在山顶或村外的地理位置更合乎情理。村子与庙宇位置确定了是“庙前村”后,“神前”这个称谓也就顺理成章了。

综上所述,“神前”这个古地名使用的起始时间暂无史可查,依据“河南郏县神前大桥民生瓷窑第一工厂”印章实物,黄道镇“神前”使用的中止时间可定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

沧海桑田已尽去,大浪淘沙始见金。进入新时代,郏县安良镇神前陶瓷产业园,以弘扬民族工匠精神为笔墨,奋力续写着郏县陶瓷“千年古韵”的新篇章。

据郏县安良镇党委书记张建政介绍,神前陶瓷产业园区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已入驻各类陶瓷生产企业54家,占全县陶瓷生产企业总数90%以上,带动周边村民就业12000余人,形成了以银泰陶瓷、豪派陶瓷、传奇钧窑、宏大瓷业、任氏瓷业、强玉陶瓷为龙头骨干企业,四大类陶瓷300多个品种,年产4.8亿多件(套)各类陶瓷产品,产值达32亿元的现代化大型陶瓷集散地,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份及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神前陶瓷产业园区的示范效应已成为郏县北部对外交流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蔡长伟 张鸿雨 王文一/文图)


编辑:林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