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强市建设做贡献丨安阳市科技界人士:高水平科创为强市建设蓄势赋能

2024年03月13日12:21

来源:安阳日报

  高水平科创为强市建设蓄势赋能

  ——全市科技界人士积极参与“我为强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

  策划 张志立 统筹 贾培 执行记者 申昕 李慧 王慧敏

  科技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团结的力量源于价值的引领。连日来,“我为强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在我市科技界持续加温、加热、加浓,汇聚了高水平科技创新磅礴力量,推动古都安阳创新智慧激荡、创新活力涌流。

  全市科技界人士纷纷表示,开展“我为强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既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安阳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意见》的举措,又是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为安阳发展建言献策、拼搏奉献的生动实践,要立足自身岗位,抢抓难得机遇,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贡献更大力量。

  工作中的赵裕周(左二)(安阳融媒记者 申昕 摄)

  赵裕周 汇聚创新资源助力强市建设

  “长风过隘口,奋斗正当时。随着‘我为强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轰轰烈烈地展开,作为一名科技管理服务人员,我深感振奋。尤其是市委提出的激励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更是瞄准了科技工作的特点,为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敢为人先提供了动力、吹响了号角。”3月8日上午,市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赵裕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市科技创新研究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围绕“实体化、资本化、市场化”建设原则,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主导产业链的创新体系,综合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转移推广平台、成果转化承接平台正在逐渐形成。

  赵裕周认为,在全市范围内组织“我为强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对安阳打造“一高地一区三中心”、开创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说:“市科创院将以此为契机,提升创新资源对接能力、提高成果产业化水平。服务存量产业,着力解决重大技术需求,发挥科创院、双中心体系优势,对产业链进行整合,积极对接京津地区高层次创新资源,组织各种形式的对接活动,解决我市企业的创新需求;围绕强链补链,积极谋划重大攻关项目,充分动员产业科创院、科创院分院,梳理产业共性技术难题,组织上下游、同行业企业,形成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凝练形成重大攻关项目;推动产研结合,促进成果转移转化落地,对我市主导产业链进行梳理分析,明确延链补链工作方向、目标及政策,分产业组织京津地区优质科创项目‘安阳行’等系列活动;解决引才难题,推动‘政聘企用’政策落实,摸清企业人才需求,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发挥体系优势,围绕企业提供全面服务,搭建运营好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低抵押、低利率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放款;建设运营‘创新沙龙’,打造全市创新资源聚集地,展示创新能力、优秀成果,为创新型企业家和高端人才提供交流洽谈、资源共享、信息发布等服务。”

  田亚勋接受记者采访(安阳融媒记者 申昕 摄)

  田亚勋 让更多优秀科技企业在安阳茁壮成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要继续发挥好启迪安阳‘双中心’的科技创新带头作用,要‘打造科研人员在京,成果转化在安’,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作为一名科技服务业工作者,我对安阳市近两年的科技创新工作有着特别的感触。”3月8日,启迪创新(安阳)科技服务公司执行总经理田亚勋对记者说。

  田亚勋表示,希望通过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让科技创新种子长成参天产业大树,促进更多优秀科研成果在安转化,使更多优秀科技企业在安阳茁壮成长,从而加强更多项目在安阳投资的忠诚度。

  “2024年安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强化科技投入,集聚创新资源,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新组建一批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对此我满怀信心。”田亚勋说,“我建议,政府通过挖掘企业技术需求,与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举办科创赛事,挖掘有潜力的前沿科技创新种子项目、卡脖子技术,并通过技术、资金、人才、载体、市场等全维度和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资源导入、产业赋能,以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为主,融通科研与产业,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田亚勋认为,安阳需进一步打通资金链,因为资金对于科技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发展要素,政府引导基金对于科技创新也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政府通过设立母基金,和各类优秀普通合伙人合作,成立行业基金、区域基金、专项基金进行投资,或者进行直投,子基金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放大基金规模,能够为企业提供强力资金及资源赋能。”田亚勋建议,政府应设立引导基金,重视与国内第一梯队的天使投资基金合作,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的投资原则,充分利用“双中心”的优势,挖掘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通过与政府形成技术成熟期的基金,帮助企业跨过科创项目早期的“死亡谷”,等项目有了成熟的商业模式,再帮助其引入更多资本,将资金链条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成长的全过程,最终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何文森在会议现场(安阳融媒记者 王慧敏 摄)

  何文森 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先机

  “《关于支持安阳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意见》是我市立足现有基础条件,积极谋势借势乘势,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支持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强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安阳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提供了‘时间表’‘路线轴’‘施工图’。”3月7日,我市科技创新人才代表、北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文森说,通过开展“我为强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团结奋进,把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行动,对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动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代践行红旗渠精神的生动实践。

  2月8日,蓝天实验室的揭牌,标志着全省低空经济发展的崭新篇章在安阳正式揭开。何文森表示,我们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聚力,紧抓前瞻布局低空经济的战略机遇,真正以实际行动落实《意见》的决策部署,推动大讨论步步见效,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抢先机、增活力,努力迈出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建设新步伐。

  如何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抢先机、增活力?何文森说,一是高水平建设蓝天实验室,汇聚全国优势资源,着眼低空空域管理体系建设和应用开发、无人机系统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无人机检验检测技术与适航审定研究与开发等方面,进行前沿性、基础性研究。二是高质量推进无人机产业发展,以市场化和应用端为导向,统筹各类优势机构、平台嵌融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实验室研发、中试基地熟化、创新联合体协同、孵化器培育、产业基金扶持、项目落地安阳”全进程发展;三是高标准抓好人才引育和科技创新,汇聚以院士领衔的顶尖人才团队2个至3个,启动先期引导项目3项至5项,引育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不少于3人,培养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不少于30人,努力打造国内无人机创新发展基地、一流产业人才集聚高地和河南省无人机应用推广策源地。

  张耀文在会议现场发言(安阳融媒记者 李慧 摄)

  张耀文 助推医教研融合型医院建设

  “我市近期开展的‘我为强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非常贴近民情、顺应民意。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我也希望能奉献一份薄力,为强市建设赋能添彩。”市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耀文说。

  卫生与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既是引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又是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作为我省卫健委中青年科技创新杰青人才,近年来,张耀文深刻感受到我市在资金、项目方面给予医院创新发展的支持。除个人获得市科技进步奖和科普成果奖一等奖外,张耀文还带领医院科研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年,市肿瘤医院获批科研项目143项,其中省级项目10项、市厅级项目133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2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12项。

  张耀文说,接下来,市肿瘤医院将在“医教研协同发展”上做文章,实现医院“由临床型向医教研融合型”转型;聚焦高质量发展的“12368”发展路径,以科教立院战略为抓手,开展科教协同创新行动,进一步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我院将加大科技政策支持力度,优化科技支撑政策体系,整合资源优势和病例材料,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做好省级、市级重点研发专项和科技攻关项目规范管理,将课题申报、立项和结题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张耀文说。同时,该院还将加强肿瘤基础研究,以医院临床为依托,以转化医学为方向,组建肿瘤早期诊断和临床转化研究平台;持续推进博士后创新基地工作,依托平台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强省食管癌精准防治医学重点实验室、市食管癌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二代测序平台,提供高通量测序服务,获取大规模测序数据,提升基础研究水平。

  推动科技创新,转化是关键。“我院将持续落实全省‘百院创新、千医创客’工程要求,构建贯穿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应用全过程的医院科研创新链、转化链和服务链。以科技创新助推高水平医教研融合型医院建设。”张耀文说。

  郭晓波参加会议(安阳融媒记者 李慧 摄)

  郭晓波 以红旗渠精神推动康复产业发展

  “红旗渠精神作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在过去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依然是我们推动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建设和康复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市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安阳工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主任郭晓波说。《关于支持安阳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增强创新驱动,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康复产业涉及健康、医疗、科技等多个领域,是综合性产业。它的发展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郭晓波说,“安阳在康复产业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我们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先进的康复技术和专业的人才队伍,这些都为康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将安阳的康复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关于如何将我市康复产业做大做强,郭晓波有着自己的思考。“下一步,市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康复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共同研发新的康复技术和产品,提高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康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研究团队,为康复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郭晓波说。

  品牌建设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市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将通过参加各种康复产业论坛、展览等活动,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安阳康复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该院还将弘扬红旗渠精神,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齐心协力、携手并进,推动我市康复产业高质量发展。

  雷文利在会议现场(安阳融媒记者 王慧敏 摄)

  雷文利 数字赋能提升科技治理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是新时代的‘修渠工程’,在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征途上,没有坐享其成的乘客、事不关己的看客,人人都是划桨者、奋进者。开展‘我为强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为我们每个安阳人擂响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冲锋战鼓,按下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快进键’,为我们锚定目标、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注入了强大动力。”3月7日,我市科技创新人才代表、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安阳创新大脑”负责人雷文利说。

  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安阳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意见》中指出,增强创新驱动,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安阳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强化数字赋能转型。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雷文利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她说,2023年,“安阳创新大脑”正式上线运营,这是市科技局科技创新组织管理方式的一项革命性变革,是率先在河南省启动建设的科技创新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平台上线消除了科技创新中的“信息孤岛现象”,破除了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全面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在集聚创新资源整合共享、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初显成效。

  科技引领发展,创新赢得未来。雷文利说,下一步,她将以“我为强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为契机,以产业技术需求为导向,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治理现代化。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其打造成为人才、仪器、项目、技术、成果等各类创新要素的汇聚地,使之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二是做好区域产业分析、行业分析、产业链图谱建设规划,为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产业合理化布局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建设科技大市场,加快产学研整合,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推动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贡献科技力量。

编辑:林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