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9场次、受众50万余人次、209位志愿讲师……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小院课堂”几乎人人知晓。20年实践,从“一人讲”发展为“大家讲”,从“单向传播”发展为“双向互动”,把党的声音和关怀送达群众之中,把群众关切收集上来,成为听民声、聚民心、解民忧的有效途径。新乡县“小院课堂”长期实践,不仅有效激发了本地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受到国内广泛关注。
“小院课堂上讲的话,我们听得懂也记得住”
以“小视角”切入,结合身边人、身边事,走进群众之中,以拉家常的方式与群众沟通是新乡县“小院课堂”受到群众欢迎的一个“法宝”。
“老乡们,大家知道咱们看病报销的那一部分钱谁出了吗?那是国家从医保里帮咱们出了,咱们交了钱不会亏。”
这些带着“本地味儿”的课堂语言,“把讲台搬上舞台,让教师变身演员”是“小院课堂”讲师们磨课的部分内容。
“不管博士还是硕士,一定要熟悉群众身边事。”是新乡县“小院课堂”实践出的另外一条经验。
进车间、到地头、串村庄带领大家一同回顾中国巨变、河南巨变、新乡巨变以及自己村庄和家庭的变化,是讲师们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振动之都”,新乡县振动产业优势明显,产业工人较多。在车间,“小院课堂”声音同样响亮,新乡县委党校副教授、“小院课堂”讲师李莹经常走进车间与工友们一起。
“咱们车间生产出来的振动筛远销国内外,党的二十大强调了,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所以大家都是宝!”
“小院课堂就是智囊团,教我咋当村支书”
“作为县级党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组织、强化党的阵地建设,是县委党校主责之一。”这是县委党校工作报告中的缩影。
新乡县共有178个行政村,找准基层组织需求是关键。长期以来,“小院课堂”以实地调研和集中座谈等方式,对全县村党支部进行摸底建档,分批帮扶。
2020年,面对党组织嘱托和乡亲信任,任家荣决定放弃外面生意,回村竞选村支部书记,“在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上一定要干出点名堂!”
当年12月,任家荣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当选后,任家荣求助县委党校。
随即,“小院课堂”讲师们到村里和党员群众、村两委成员梳理问题。强化“村两委”班子、党员、村民代表和志愿者队伍;落实“双联户+网格化+重点工作”机制;坚持每月请党校教师为党员、村民代表培训……一连串新变化在村庄发生。
任家荣介绍,村里实行志愿活动积分制,志愿参加活动的党员和村民名单在村委会门口公示,让每一位义务付出劳动的人感到认可,也让志愿劳动形成一种风尚。
在任家荣看来,“小院课堂就是智囊团,教我咋当村支书,还帮我发展党员,巩固基层组织。”
目前,任小营村打造了家风家训、三零创建、孝道文化、党建文化、乡村振兴五条主题文化街,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善,集体经济也逐步发展。
“课堂里也有致富经,为村集体经济指了路”
帮助村集体经济发展,也是“小院课堂”一项特色。用新乡县东大阳堤村党支部书记陈来胜的话说,“课堂里也有致富经,为村集体经济指了路”。
2016年,陈来胜随着县委党校到省外学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回村后,陈来胜多次邀请“小院课堂”讲师们为党员和村民讲授指导如何盘活村集体经济。
自此,东大阳堤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上,“小院课堂”形影不离。8年来,讲师团授课近百场次,运用“三类课”为村党员群众提供常态化教育培训,并讲述集体经济发展良策。
东大阳堤村整合利用坑地、荒地277亩,盘活废旧、闲置厂房资源3.4万余平方米,科学设计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实施路径,就租金收入就很可观。
太行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理工大学教授蔡太义认为,当前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尤其是起步阶段需要外部智力支持,相较“扶上马、送一程”,“指条路”同样关键。
2023年,东大阳堤村集体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0万元、3.8万元,村内就业率达到90%以上。通过“情感引人、文化引人、项目引人”,东大阳村曾经在外务工的300余人已有200余人回乡创业就业。
日前,东大阳堤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党支部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小院课堂要发展,一定要有好机制”
2022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委党校县处级干部培训班走进新乡县委党校学习“小院课堂”经验做法。目前,已经有数十家省内外市委党校、县委党校实地参观交流。
注重需求侧,提供大家易于接受、生动接地气儿的“产品”是“小院课堂”以理论宣讲“走红”的“内容定位”。
新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懿讲到,“小院课堂”已成为新乡县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发展体系愈发完善。
从课题确定、备课试讲到效果反馈,新乡县委党校创新“三级网格”制度来护航,建立县委党校党委书记总负责机制,对每一个课件内容和课堂内容审核。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退休教师刘忱认为,“立农先立心,立心就是要服务到农民的心里。新乡县以县委党校为阵地,把‘根’扎在群众中,把解决理论需求与实际问题深度融合,是‘小院课堂’长期‘枝繁叶茂’的核心,也为县级党校自身建设、功能发挥探索出了一条道路。”
当前,县委党校教师、县里先进典型、行业骨干、“身边好人”、农村党支部书记越来越多人愿意加入讲师队伍。”知名专家也为“小院课堂”授课,及时更新讲师们的知识储备。(图片/吴麒洋、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