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4月30日,在位于郏县茨芭镇竹园沟村的兆卿箱包公司内,70余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紧张地忙碌着,裁剪布匹、缝制接头、固定拉链、检验质量、打捆包装……
“我在这儿干五六年了,老板安排的活是裁样,工作轻松累不着,一个月能挣一千七八,中午伙食也不错。”村民王改一边装拉头,一边笑着说。
王改口中的老板名叫张中锋,今年61岁,以前干过劳务输出,带过工人四处修路,足迹跑遍了大半个中国。2016年年底,村干部找到他,希望他能在家乡办厂,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考虑到既能照顾一家老小、又能带动乡亲增收,他就同意了。
2017年8月,张中锋经朋友介绍,到浙江省义乌市考察箱包产业,发现代加工有市场,便当即决定办厂:投资20万元建成车间,并与浙江省一家箱包企业签订代加工生产合同,主要生产购物袋、收纳盒、工具包、保温包等。
经过三四年的合作,张中锋的生意越做越好,即使在疫情防控期间,订单也保持稳定。2023年年底,他又投资30余万元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已扩大到4个车间、近百个工位,能容纳近百人务工。
“我们按件计费,不同工序价格不等,箱包缝制工序相对高些,熟练工一天能加工800多件,每件0.24元,一天能挣200元左右。”张中锋说。
“我年纪大了,外出务工没人用,在这里一个月还能挣3000多元。我儿媳妇也在这儿,俺俩一个月能挣7000多元。”正在操作切割机的建档立卡脱贫户张怀钦说,在张中锋的帮扶下,该村40余个家庭通过在这里务工脱了贫致了富。
“现在工人都熟练了,活儿做得也精致,一天可生产箱包3000多个。保持好现状就好,让大家在这里实现致富梦。”谈及未来,张中锋笑着说。(张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