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沈小平:扎根法庭 做为百姓弯腰的暖心人

2024年05月22日10:19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弯腰为百姓,姿态放低,才能体谅民生疾苦,传递司法温情。”在办理案件时,淮滨法院马集法庭庭长沈小平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理念,用心用情解决该县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努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小案。

“要不是真的没办法了,我也不会找到您,沈法官你帮帮我。”一位常年卧病在床八旬老人求助道。据了解,老人的三个子女因赡养问题产生分歧,其赡养问题成了难题,老人无奈状告三子女。此类案件法理清楚,判决相对容易,是一判了之地轻松结案,还是煞费周折地调解,弥补亲情之间的裂痕?沈小平选择了后者,在调解过程中,沈小平对老人的三名子女从情、理、法的角度进行耐心劝解,指出老人的不易和子女应尽的抚养义务。经过一番劝解以后,老人的三名子女终于解开心结,并就老人后续的照料问题达成协议。这起赡养案最终得以妥善解决,老人老有所依,曾经四分五裂的亲情得以弥合。

“如果能调解好双方当事人的矛盾,那我还是很乐意去做好调解工作。”沈小平认为,诉讼调解工作能有效地缓解法庭“案多人少”的常态化矛盾,既减轻群众诉累,还节省司法资源。

沈小平对于每个案件都反复斟酌,与当事人磋商,凡是有一丝调解可能性,他都会尽心调解。据了解,在一起邻里纠纷案件中,陈某从自家地里农作回家,途经郑某种植的一片芦苇地,踩折了郑某种植的芦苇。双方当事人因此发生肢体冲突,互不相让,都要求对方赔偿损失。为妥善处理因“一颗芦苇”引发的邻里矛盾,避免再次衍生诉讼,在与当事人了解基本情况后,沈小平与人民调解员、人大代表组成调解团队,经过多次实地了解、分开询问、入户调解,找准问题症结,逐一化解双方矛盾,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对于沈小平来说,“司法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次次为民解困、化解纠纷的具体行动。

据了解,为便于当事人及群众了解诉讼,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解其所难,沈小平制作各类案件诉讼指南、网上立案流程图、创作“离婚、彩礼纠纷一卡通”“婚姻家事案件裁判指引”,成为案件风险防范的“指引者”;为构建矛盾化解新机制,打造“品牌调解室”,对辖区常见的涉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类型案件,设立“小镇家事调解室”“老村长调解室”进行调解。在继续发挥“品牌调解室”作用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人大代表调解室”;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对裁判文书后附“判后温情告知书”,释明判决的法律依据、履行义务的时间及方式、拒不履行文书义务的法律后果等内容,及时督促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按期履行义务,将审判职能延伸至判后阶段,成为当事人诉讼过程中的“答疑者”。

沈小平曾说,法官就是“气度上不卑不亢,立场上不偏不倚,态度上不温不火,言辞上温暖与上进”,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切实展现着法官职业的风貌,默默坚守着对司法事业的初心和使命。下一步,他还将继续用行动书写司法为民的坚定态度,他还在用行动坚定着为人民服务。(岳千翔 洪唱/文图)

编辑:林辉  审核 :孙华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