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年来,新野县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紧盯“头雁领航”这个关键,牢牢把握“选育管用”各环节,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为乡村振兴注“源头活水”。
党建领航,“选苗”筑基,构建坚实后备“蓄水池”
全面调研摸排。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县处级领导统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等力量,“下深水”调研摸排人选40余次。严格人选标准,按照换届村“两委”干部任职标准,明确政治素质好、党性修养高等8项资格条件和年龄、党龄、学历等要求,列明“九不能、九不宜”负面清单,择优确定后备力量。拓宽来源渠道,聚焦村情实际,注重从外出创业人员、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各类人才中物色人选,精准选拔堪当乡村振兴重任的后备力量。目前已确定后备力量185名,平均年龄42.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56.8%。
全程培育,“育苗”壮骨,增强干事创业“硬实力”
建立“分级负责、定期轮训、全员培训”的后备力量培训体系,采取“理论+实践”“课堂+基地”等方式,县级集中培训2次,乡镇培训30余次,提升综合素能。建立“导师帮带”制度,明确乡镇领导、优秀支书、致富能手等为主要帮带人,“多对一”“一对一”联系帮带,建立帮带关系200余对,“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传经验。大力实施“学历提升”计划,鼓励文化程度低的后备力量进行继续教育,采取奖补措施支持32名后备力量提升学历。
实战锤炼,“用苗”兴村,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
坚持“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探索后备人选到村任职途径,适时安排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参与负责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建立后备力量动态管理、常态跟踪、优进劣出机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人选22人,动态补充后备力量。
通过扎实有效的举措,新野县正逐步构建起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强大的动力支撑。(乔成瑞 汪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