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孟州:秋收好“丰”景

2024年10月09日18:10

来源:经济日报

  10月6日,走进河南省孟州市河雍街道西田丈村村委会大院,一片黄澄澄的玉米粒均匀铺开,一颗颗坚实饱满的花生整齐地排列在地面上。

  “我承包了420亩地,其中265亩种了玉米,今年雨水墒情都不错,产量也比往年强。”村里的种植大户崔红利介绍,今年玉米单产的提升得益于他积极响应政策,在玉米种植中实施的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技术,不仅提高了玉米播种质量,还通过精准调控水肥,实现了节本增效,为增产增收打下了基础,“街道办不仅为我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指导,还帮我申请了密植滴灌技术补贴,每亩地补贴100元,国家惠农政策越来越精准了。”

  来到河雍街道王庙村的田间,4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地块上,玉米和大豆两种作物交错生长,生机勃勃。“依靠科学的种植模式和有效的田间管理,大豆、玉米都长的不错。我正在联系大豆采收机,收完大豆,就收玉米。”种植户徐东升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河雍街道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靠前抓、支部书记重点抓的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发展模式,大力开展农技人员下田间,送技术、送政策、送农资到农户等服务,确保各类农作物种植补贴落实到位,一系列利农惠农举措赢得种植户广泛认可,共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66亩。很多农户都是首次应用该种植模式,在种植初期都担心种不好。“为了打消农户的顾虑,作为农技指导员,在农作物生长的各个关键节点,我都要到地里查看生长情况,定期进行苗情、病虫情等监测,指导乡亲们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管护,确保大豆玉米双丰收。”街道农技指导员耿军说。

  据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以“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为目标,实现大豆带和玉米带年际间轮作,作物间和谐共生的种植模式,不仅可以提升耕地利用率,还能促进农民增收。

  “今年,我们的复合种植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这不仅提振了农户信心,而且为今后全面推广复合种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该街道分管农业工作的孟艳玲说。

  来到赵和镇冶墙村的田间地头,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玉米田间穿梭往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株株玉米连秆茎带穗被迅速卷入收割机中,金灿灿的玉米棒子从输送厢里倾泻而下,顷刻间就将运粮车装得满满当当。

  “今年我种了100多亩玉米,玉米个头大、颗粒饱满,每公斤大约能卖到2元左右,效益不错,今年预计收入能达到十万元。”种植大户薛艳升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

  今年赵和镇秋粮种植面积达到6万余亩,目前进入收获的关键期,赵和镇组织镇村干部抢天夺时,服务“三秋”——一方面提前对接,积极协调各类收割机械80余台,全面统筹各村收割进度。另一方面组织辖区党员群众成立了“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等志愿服务队伍40余支,全力服务“三秋”生产。

  连日来,孟州市充分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提早抓好农机具落实,强化技术培训,及早开展农机检修、安全宣传和信息服务等。今年“三秋”期间,共投入各类农机具1.38万余台,其中大型玉米收获近1300台,投入粮食烘干设备18台(套)。截至10月6日,全市玉米已收获16.51万亩,占应收面积22万亩的75.05%;花生已收获9.25万亩,占应收面积12.82万亩72.15%。大豆已收获0.095万余亩,占应收面积的15.93%。

  为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稳住农业发展“基本盘”,孟州市以科技为支撑,克服秋粮播种期、苗期干旱天气,科学调度水源,坚持抗旱播种;在夏管关键期,60多名农业技术指导员下沉田间一线,零距离指导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科学用药防病虫;在生长后期,紧抓秋粮管理最后“窗口期”,指导农户防范应对灾害性天气,大力推广夏玉米适时晚收技术,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在秋收的同时,我们一方面及时和有关部门沟通,发布玉米、花生实时市场价格,让农户了解市场行情;一方面通过发放技术资料、微信工作群等形式,从品种选择、合理施肥等方面,提前做好小麦备播工作,多渠道宣传小麦备播等技术要点,切实做到宣传引导先行,为种足种好小麦夯实基础。”孟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栋介绍说。

编辑:林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