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秋日的三门峡,恬静沉稳。清晨6时许,在青龙涧河边,红色的枫叶与河水相互映衬,为城市增添了浓郁的秋意。健康步道上,张继业渐渐放慢脚步,结束晨练,准备前往医院,开始忙碌的一天。
在他看来,勤劳是医生的必备品质
今年46岁的张继业是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三区主任、副主任医师。从医22年以来,张继业每天早上7时准时开始工作,在他看来,“勤劳”是医生的必备品质,时时刻刻可以用它来应对时代的变化,接受现实的考验。
在和科室医生查完病房之后,张继业稍作休息,开始为上午8时的手术做准备。患者10天前的夜里因为腹痛腹胀从灵宝转院而来,“当天夜晚,我们看到患者时,他的肚子已经鼓得像青蛙一样了,当时判断患者可能是结肠处长东西了,经过检查,患者情况确实和我们预判的一样,是结肠癌。因为患者肠道循环非常差,已经严重影响到各项脏器功能,所以不能立即手术,我们采取的治疗方案是连夜通过肠镜在堵塞的结肠处放一个支架,改善肠道循环功能,待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手术。”说起患者的情况,张继业分析道。
当日,在张继业主刀下,为患者行结肠癌根治手术。手术台上的他,从容镇定,冷静专注。他的双手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手术器械,每一刀每一针都准确无误地落在目标位置,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仅20毫升,手术很成功。对于张继业来说,做手术就是每天的日常,经常凌晨还在手术台上,与命运较量、与死神赛跑。
家属眼里,他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
除了胃肠疾病之外,张继业还在小儿外科领域持续深耕了16年,在新生儿先天性肠道畸形、小儿疝气、肠梗阻等疾病方面,张继业救治了数不清的孩子。患者家属都说,在医院只要看见他,就安心了,他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
回忆起经手的小儿病患,张继业记忆深刻的很多。他说,“普通外科,其实一点都不普通,很多病情诊断难、风险高,尤其是儿科,需要医生拥有较高的医疗技术和丰富临床经验。”
多年前,民警在市区一个辖区派出所门前发现了一名被遗弃的婴儿,孩子当时出生不超10天,已经奄奄一息,身体情况非常差。经过检查,孩子为低体重早产儿、左侧胸腔膈肌缺损,只能通过右肺呼吸。身为人父的张继业,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不禁流下了泪水,最后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为孩子人工修复膈肌,最终挽回了孩子的生命。“孩子康复后,被送到福利院,后来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现在已经是一个十分健康的10岁大男孩。”提及自己救过的孩子,张继业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看到患者健康出现,我的内心满是喜悦与满足”
医者仁心。从2002年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开始,张继业坚持用细心、耐心铸就对患者的一颗真心,为无数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从医以来,张继业和无数患者、家属成了朋友、亲人。在平常上街、锻炼、外出就餐时,总是有陌生的人,亲切地说道,“张医生好,张医生来锻炼了!”简单的一声问候,总能让他感觉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2008年,他曾经为陕州区的一位老乡做直肠癌手术。为了感谢的医生救命之恩,在山杏成熟的时候,这位老乡摘了一筐最新鲜的,专程送到张继业手里。看着金灿灿的杏,张继业很是感动,礼轻情意重在这一刻具象化了。从此以后,每年夏天,张继业总能收到这位老乡送来的瓜果梨桃。“今年,这位老乡已经80岁了,身体依旧硬朗。每当看到患者健康地出现在我面前,我的内心满是喜悦与满足,感觉这份辛苦又忙碌的工作非常值。”张继业说。
回望20年前的自己,他说青春无悔
人们对医生常有“高大上”的想象,但在张继业眼中,医生也是一份平凡职业。除了忙工作之外,他尽可能让自己的生活松弛起来,闲暇之余,他喜欢看书、写字、爬山,陪孩子户外活动。
当问到想对20年前的自己说什么时,他脱口而出“青春无悔”。20余年来,无论是在繁忙的门诊上,紧张无声的无影灯下,还是在学术交流的会场,不论患者是一位农民,还是一位干部,他都能以一种医者的仁心,认真对待,给予患者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未来,我将不断学习新知识,精进医术,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健康与希望。”(汤剑燕 牛鹏磊/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