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感谢你们帮助我们要到了工资,让我们能安心回家过年,你们是真心实意为我们老百姓解决问题,真是太感谢了。”
近日,南阳市宛城区法院“中国好人”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吕玮成功调解13起劳务合同纠纷,为农民工讨薪25万元,用专业与温情为农民工朋友的合法权益筑起坚实防线,解决了他们的烦“薪”事。农民工代表也送来锦旗,向吕玮调解员表示感谢。
年关将至,农民工讨薪维权急
2021年至2024年期间,13名农民工由被告王某招募在某项目从事劳务作业,该项目的发包方为北京某公司,分包方为A公司,A公司将劳务作业分包给王某。因拖欠部分劳务费未付,王某向农民工出具欠条。后经多次催要无果,13名农民工将王某和A公司诉至法院,请求支付未付劳务费。
临近春节,宛城区法院在收到13名农民工的诉讼材料后,第一时间启动绿色通道,在征得原告同意后,将该批案件立即委派至吕玮处进行调解。在拿到这13起案件的卷宗材料后,吕玮第一时间与原告取得联系,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到这些农民工的劳务费一直未支付完毕,眼看春节一天天临近,从他们的话语中都能感受到焦虑与无奈以及希望拿到工资安心回家过年的迫切心情,吕玮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法情共融,妥善化解欠薪难题
由于该案被告均在外地,一定程度上给调解工作增加困难,其中被告王某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为了找到王某,吕玮多次电话联系,并通过添加微信、短信留言的方式多方查找,最终成功联系上王某。
在找到王某后,吕玮立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13名原告及A公司代理人来到调解现场,王某则通过线上参与调解,宛城区法院员额法官李炎也参与其中,指导调解,确保调解工作有理有据,有法可依。
“我现在也没钱,工程还没结束,公司也没给我结账,我也没钱给工人们付工资。”调解现场,王某对欠付劳务费的事实认可,但表示工程还未结束,A公司未对其结算,所以暂无法支付劳务费。
“我公司与王某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工人都由王某招募,王某向工人们出具了欠条,劳务费应由王某支付。”A公司则认为,王某出具了欠条,应由王某支付相关费用。
面对这一情况,吕玮和李炎发挥各自优势,展开调解。吕玮秉持法、理、情相结合的原则,与王某与A公司进行沟通,引导其换位思考,体谅农民工赚钱不易;李炎法官则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规定,向A公司及王某讲解劳务分包情形下,劳务费责任承担的规定,以及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后果,并从诚信经营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引导二被告主动承担责任。
最终,经过多轮耐心沟通、反复协商,原、被告双方就劳务费支付达成一致意见。在每一份调解协议签订前,吕玮对每起案件所涉及的人员与数额均进行了仔细核实,确保协议内容准确无误。直至最后一份调解协议签字完毕,13起劳务合同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在调解书送达后的第二天,农民工代表们将一面写有“为民讨薪好法官 依法保障农民工”的锦旗送到吕玮调解员和李炎法官手中,感谢她们在调解中做出的努力。
吕玮表示,在该批案件调解过程中,她始终将当事人的权益放在首位,秉持公平正义的理念,掌握好“法、理、情”三个维度,将调解落到实处,让农民工朋友们可以安心过年,守护每一份辛勤付出背后的权益保障。
群众“薪”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此次成功调解13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是宛城区法院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一个缩影。涉农民工工资案件与人民群众的生计休戚相关,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切身感受,还关系到社会大局稳定。近年来,宛城区法院不断完善涉农民工维权工作机制,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注重用好调解手段,并加强与多部门的联动协作,从源头预防和化解劳务纠纷,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亚瑾/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