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许昌市襄城县法律援助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以来,全县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法律援助案件907件,接受群众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有效维护了全县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伸张了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网络建设,构建立体化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在襄城县法律援助中心设立接待大厅,统一安排执业律师接待来访群众,接听来电咨询,受理法律援助申请。依托16个司法所设立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负责乡镇(街道)的法律援助工作。同时,在特定和弱势群体较为集中的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方便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目前,襄城县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法律援助网络体系,打造了“城区半小时、乡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实现了县域法律援助工作的全覆盖。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公众知晓率。2024年以来,襄城县先后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法援惠民生、关爱未成年人”护苗行动、“法援夕阳红、护老显真情”专题宣传活动10余次。同时,借助“‘八五’普法讲师团集中宣讲”和“精准普法基层行”活动,法律援助律师与普法志愿者深入基层,宣传普及劳动报酬、劳动合同、工伤保险、赡养老人、电信诈骗等常见法律知识,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5000余册(份),义务解答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
加强优化服务,切实树牢法律援助为民好形象。一是优化便民服务举措。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统一受理、审查、审批、指派法律援助案件,实现“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针对行动不便或特殊原因不能到法律援助机构的申请人,推出电话预约、上门受理、特事特办等服务措施。2024年以来,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上门办理法律援助手续20人次。二是开展服务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活动。聚焦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深入民营企业常态化开展“公益法治体检”活动20余次,体检内容涵盖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知识产权、财税合规等多个方面,精准把脉,为企业开出“法律良方”。定期对企业进行回访,了解整改落实情况,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全过程法律帮助。三是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农民工因讨要工资、工伤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于审查经济困难状况,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最大限度解决农民工“打官司难”和“打不起官司”的问题。(杨启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