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中国大运河以隋唐大运河河南段为根脉和原点,从古都洛阳出发,分通济渠和永济渠,呈“人”字状向南北延伸,全长2700余公里,造就了沿线多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遗产类型丰富、价值内涵深厚。
近日,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在洛阳市举办了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启动暨业务培训会。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出席启动会并讲话。河南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田凯,洛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玉杰参加启动会并致辞。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副厅长徐全兵主持会议,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副厅长曹鎏解读监督活动工作方案。住建部、大运河沿线省(市)检察机关、河南省住建厅、文旅厅、文物局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张晓军表示,住建部门将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并重点在日常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和专业支持、典型合作案例发布、工作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强协作。
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表示,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监督活动的重要性。各级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要切实将“三名”保护监督活动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推动监督活动迅速落地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监督活动的针对性。要聚焦四个突出问题,以重点问题突破带动监督活动取得全面成效。强化高质效办案,确保监督活动的实效性。要严格规范办案,把维护公共利益和“可诉性”贯穿办案各环节;要凝聚工作合力,加强与住建、文物、公安、消防等相关行政机关沟通协作;要深化运用一体化办案机制,系统性全局性推动案件办理;要办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件。
启动会后,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举行了业务培训并就监督活动进行具体部署。
据介绍,此次监督活动围绕四方面展开:一是资源普查方面,主要针对应保护但未纳入保护范围的问题;二是日常管理方面,主要针对保护规划编制与审批、执法检查等问题;三是保护利用方面,主要包括建设、拆除、维修、迁移等方面的违法问题;四是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要求在保护城乡历史文化的同时,兼顾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下一步,河南检察机关将按照活动总体安排,建立健全文物和文化保护、城乡历史文化保护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持续深化“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公益护航专项行动,高质效办理一批公益诉讼案件,为大运河根脉传承贡献河南公益诉讼检察力量。(刘晗/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