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2月28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岐黄导师、南阳福远堂中医院院长、河南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吴汉卿受邀走进中央电视台CCTV-1大型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中原医脉》,深入探讨了吴氏针法与张仲景学说的渊源,现场演示了吴氏针法中的筋骨针法与水针刀疗法,展示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节目中,吴汉卿与多位专家和学者共同讨论了河南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围绕中医大师张仲景及其著作《伤寒杂病论》的重要地位与贡献展开对话,分享了吴氏针法如何在继承张仲景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
据吴汉卿介绍,吴氏针法自清朝康熙年间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以“伤寒六经辨证”为理论基础,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不断革新,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吴氏筋骨针法和水针刀疗法。其中,筋骨针法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之一,吴汉卿也因此被邀请到78个国家进行专题讲座和义诊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吴氏水针刀疗法则是一种将传统针灸技术和现代医疗手段相结合的新型治疗方法,具有分离粘连组织、疏通经络以及局部给药等多种功能。在节目现场,吴汉卿通过精准判断并使用水针刀治疗模拟病变点的方式完成了盲盒模型挑战,展示了该疗法对颈椎劳损等疾病的快速缓解效果,赢得现场观众和嘉宾团的一致好评。
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许敬生向表示吴汉卿敬意,称其“大医精诚”,并赞扬吴氏针法中的“针药并用”理念是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完美传承。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贵民也表示,吴氏针法不仅延续了传统针灸的精髓,还在松解筋经方面实现了创新。
此次亮相央视《中国中医药大会》,不仅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了吴氏针法的独特魅力,也为传统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新时代背景下,唯有尊重传统、不忘本源,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结合,才能更好地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中医药之路,继续书写中医药文化的新篇章。(薛小磊 胡雅宝/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