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春天是赏花的季节,也是感悟历史的季节。近日,在河南省禹州市神垕古镇,游客们不仅漫步于青石板铺就的古巷,感受千年历史的厚重与钧瓷艺术的独特魅力,还纷纷前往中共禹郏县委旧址,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先辈的奋斗精神。
禹州市是豫西抗日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19个革命老区乡镇,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作为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的中共禹郏县委旧址成为当地红色旅游的重要地标之一。
中共禹郏县委旧址位于神垕老街中段,是一座传统明清时期民居院落,总体建筑格局为前店后寝二进四合院,由神垕古镇的义泰昌商号北院改建而成。现院落留存完整、由前到后分别有警卫室、指挥室、英雄展馆、起居室等场所,每一处都见证着往昔的革命风云。
据神垕镇镇志办主任郭冠军介绍,中共禹郏县委旧址的建立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1944年下半年,抗日战争进入决胜阶段,党中央毛主席为支援河南抗日形势,组建了以皮定均为司令员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队。1945年3月,豫西抗日先遣一、四支队在神垕发动“禹西战役”,攻克顽军席子猷部10余个据点,解放神垕等禹西大片土地。随后,中共禹郏县委和禹郏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神垕镇成立。
1945年6月中旬,日寇调集日伪军5000余人围攻神垕,妄图一举消灭抗日武装。豫西抗日先遣队四支队司令员张才千、六支队司令员刘昌毅联合当地抗日武装,兵分两路进行抗击。又在神垕镇乾鸣山设下口袋阵,诱敌深入。双方在乾鸣山祖师庙后展开激战,粉碎了日寇的“五县围剿”,取得了神垕保卫战的胜利。
在此期间,禹郏县委承担了支援六分区、六支队、六地委、六专属的钱粮布匹供应工作,并积极开展商业、税收、工会等城市工作。如今,旧址内的警卫室陈列着抗日战争时期的武器和军功章,正厅作战指挥室摆放着老式八仙桌、摇号电话机和地图,后院主房则是县委革命同志居住和生活之处,陈列着豫西抗敌独立支队皮定均司令的简介及曾用物品。
禹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任郑锴表示:“以神垕为中心的禹西南抗日根据地,与禹西、禹北抗日根据地共同构成了豫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河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禹郏县委旧址不仅是豫西抗日战争时期禹州市、郏县两地团结抗敌的历史见证,也是当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神垕古街的热闹喧嚣中,它宛如历史的忠诚守望者,时刻提醒人们铭记先辈的奋斗与牺牲,传承永不熄灭的革命精神之火。(王东霞 王鲁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