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巡察是全面从严治党、打通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在临颍县,县委巡察组创新推行“大组带小组”模式,全方位提升基层巡察质效,让巡察监督的“神经末梢”更加敏锐有力。
精准培训,筑牢业务基础。巡察工作专业性强,对人员要求高。县委巡察组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优势,在巡察准备阶段,为县委巡察村(社区)组量身定制培训计划。通过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详细讲解巡察工作流程、方案制定以及如何精准确定巡察重点,帮助县委巡察村(社区)组成员快速掌握工作要点与方法,夯实巡察业务根基。
技巧赋能,提升发现能力。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县委巡察组在带小组过程中,毫无保留地分享发现问题的技巧。查阅资料时,指导成员重点关注财务账目、会议记录、合同协议等,从中发现异常和潜在问题;个别谈话时,传授营造轻松氛围、把握节奏、引导谈话对象提供有价值信息的技巧;入户走访时,教导成员挑选合适时机,从居住环境、安全饮用水、群众精神状态等细微处挖掘民生问题线索。这些技巧显著提升了县委巡察村(社区)组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县委第三巡察村(社区)组就运用所学,从普通会议记录中发现村“两委”违规决策线索,经核实处理了相关责任人,赢得群众赞誉。
严格把关,提升报告质量。巡察报告是巡察成果的集中体现,其质量影响巡察成效。县委巡察组高度重视审核工作,对县委巡察村(社区)组撰写的报告严格把关。从结构框架、问题表述,到事例支撑、定性依据,都细致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审核时,引导县委巡察村(社区)组突出问题导向,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建议可行。针对报告问题,及时沟通交流,帮助完善内容,大幅提升报告质量,为巡察成果运用提供有力保障。
临颍县委巡察组“大组带小组”的工作模式,提升了县委巡察村(社区)组的专业技能与工作水平,为全县巡察注入新活力。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实现了巡察经验传承共享,形成全县巡察“一盘棋”的良好局面。“未来,临颍县委巡察组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巡察工作向纵深发展,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临颍县委巡察办主任佟振峰表示。(张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