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3月11日,义马市常村路街道常安社区第二网格的网格员在安全隐患日常排查中发现居民郭芬家中存在电路老化问题,立即联动“红扳手”志愿服务队上门检修,并现场讲解安全用电常识。看着焕然一新的线路,郭芬高兴地说道:“这些专业检修和科普,让我心里踏实多了,太感谢你们了!”
常安社区按照“街道统筹、社区统管、网格解决、微网格放哨”模式,将辖区划分为4个基础网格,设置2名总网格长,由街道分包社区的班子成员和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担任,负责统筹协调网格管理所有事项;配备4名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4名工作人员任专职网格员,配备兼职网格员26名,由法制副书记、社区民警、社区医生、志愿者、居民代表等担任;根据居民推荐、网格党支部把关、社区研究,聘请25名较高政治觉悟的热心人士为微网格长,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街道—社区—网格”三级治理体系,畅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多元共治添活力,网格服务零距离。常安社区充分发挥网格作用,积极动员专兼职网格员参与到网格治理中,充分凝聚居民力量,同心构筑网格“大家园”。挖掘业务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维修人员,依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成立“红扳手”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内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提供家电维修、水电维修、公共设施服务等无偿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网格微信群,线上发现问题,线下及时解决,目前共走访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特殊家庭30余户,检查室内线路100余处,参加服务150余次。“红扳手”志愿服务队为小区维修路灯、安装健身器材,疏通污水管道,解决了老旧小区部分遗留问题,真正实现了居民的事由网格骨干力量带头干。
聚焦服务解民忧,网格治理添温度。常安社区通过微网格长日常收集、网格员每日走访,了解社情民意,将环境卫生、居民日常生活、法律咨询等多方面问题做到一事一记。实现社区管理工作抓早、抓小、抓前。做到“事事有落实”,让居民在感受“温度”中认可社区治理方向,潜移默化提升社区治理维度。2025年来,常安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开展禁毒、反邪教、反电信诈骗、普法等主题多样的宣传服务活动20余场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整治环境卫生30余次,最大限度地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便利。
深化调解强根基,网格治理显温情。常安社区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在传帮带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建团队、搭平台、聚力量、做实事,建立矛盾调解工作室,依托“网格化+志愿者”运行机制,以退役军人、党员志愿者等人员力量作为网格力量的有效补充,紧盯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全心全意为居民们解决一桩桩“小矛盾”。对于已经化解的矛盾纠纷,网格员及时进行回访,进一步巩固化解成效,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小治理单元”,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便民服务拓宽度,网格功能探实效。常安社区不断探索网格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深挖社区能人巧匠,搭建志愿平台,成立5支特色志愿服务队,结合辖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为老年居民提供义剪、上门助洁、健康体检、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用心用情办实事,提升服务居民的“宽度”。网格员通过收集居民诉求,整合社区资源,针对寒暑假家长看护难的问题,开展“小树苗”公益课堂,为辖区未成年人开展“非遗剪纸庆元宵”“观党史启新知”“重温红色记忆”等特色主题活动20余次,助力青少年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方跃洁 罗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