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自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启动以来,商城支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高位推动,主动协同,靠前发力,推动协调机制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力支持全县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稳增长、强信心、促发展。截至今年3月中旬,“推荐清单”内累计授信金额9.95亿元,累计贷款金额9.78亿元,授信通过率、授信放款率等主要指标位列全市第一方阵。
完善工作机制,凝聚政策合力,发挥协调机制统筹作用。加强同发改委、金融服务中心、营商环境中心等部门沟通对接,建立完善常态化协作联动、工作会商、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专班统筹调度和“两手牵”功能,按月召开银行工作调度会,不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传导最新政策要求、督导工作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困难,确保推进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标准不降。推动建立“政策-信息-服务-监管”全链条协作机制,加强一揽子增量政策解读,推动金融监管政策与财税政策、产业政策协同发力。
动态摸排需求,综合精准施策,提升协调机制对接质效。坚持聚焦重点,直达基层,利用协调机制对民营和小微企业实施精准支持。督促辖内银行围绕“三个100%”目标常态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动态摸排更新“两张清单”,以民营小微企业、个体户为重点,全面深度掌握各类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推动工作专班精准把握五项标准要求,严把推荐清单审核准入关,加强清单内重要信息甄别和审核,从前端提升清单质量,为下步信贷精准服务夯实基础。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强化跟进辅导,督促银行实行“台账化”管理,加强未授信企业跟踪服务和问题收集反馈。针对企业融资堵点卡点,推动专班一企一策,逐一跟进辅导,分类施策制定解决方案。对辅导后符合授信条件的小微企业,再次纳入“推荐清单”并向银行推送,形成“清单推送-银行反馈-辅导帮扶-二次推送”闭环服务机制。
聚焦重点领域,推动扩围增效,增强协调机制服务功能。抓好支持对象扩围,将协调机制走访对接范围扩大至全部外贸企业和民营企业,督促辖内银行加强同地方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对接,单列外贸板块,细化分解走访任务,优先开展外贸企业走访,全力做好金融支持稳外贸工作。同时,督促银行全面梳理掌握辖内民营企业情况,倾斜对接帮扶资源,加大民营经济金融支持力度。抓好惠企政策扩围,督促银行将续贷范围扩展至全部小微企业,着力在贷款模式、贷款期限、还款结息、续贷安排等方面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截至目前,各银行通过协调机制累计完成续贷金额3.34亿元、占比近35%。
强化监管引领,优化金融服务,夯实协调机制基础保障。督促辖内银行围绕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目标,科学制定信贷投放计划,压实基层网点主体责任,优化绩效考核权重,落实尽职免责制度,激发基层敢贷愿贷积极性。强化督导考核,对责任落实不到位、信贷投放进展缓慢的机构,视情况采取通报、约谈、提示、督导等监管措施。督促银行持续开展“一行一品”产品创新行动,推出经营快贷、种植贷、科技贷等特色金融产品10余个,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审查审批效率。持续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拓展行动,根据“无贷户”真实融资需求和信用状况合理设置授信审批条件,努力覆盖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供给的“空白地带”。
注重成效宣传,强化典型推广,扩大协调机制影响力。组织开展协调机制成效宣传月活动,引导辖内银行围绕协调机制支持民营、科创、外贸、乡村振兴、消费、文旅、先进制造等重点行业领域,宣传助企纾困典型经验,分批次不定期连续开展宣传报道,推动形成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新春企业家座谈会、春茶生产银企对接会等活动,系统宣传协调机制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
下一步,商城支局将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紧密围绕“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目标,与专班成员单位一道,实施融资协调机制首贷户“破冰”、问题修复、扩围增效等三大行动,推动融资协调机制取得更大成效。(薛小磊 方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