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米庄村位于焦作市温县黄庄镇东北约10公里处,耕地面积1050亩,以小麦、玉米传统种植为主,兼种铁棍山药等经济作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共236户820人,村党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党员26名。
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散户种地难,大户地块散、成本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低等问题,以整村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创新“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大户+小农户”模式,推动土地经营权向村集体集中,破解“种地难、增收难、治理难”三重困境,蹚出了一条强村富民新路子。
创新流转模式,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针对传统小农经营模式中“单家单户种地难、种粮大户流转难”的困境,米庄村党支部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出发点,通过“三步走”实现整村土地流转。一是入户调研,凝聚共识。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逐户走访,收集意见建议,消除群众对地租支付、价格波动的顾虑。二是统一流转,规模经营。2018年推动99%农户将土地流转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24年实现100%流转。村集体将土地连片转包给种粮大户,统一解决水井、道路等基础设施问题,降低种植成本,充分调动大户积极性,实现规模化经营。三是保障权益,多元增收。农户获得稳定地租(不低于市场价)及集体福利,同时可外出务工。村集体集中组织大户开展农资统购、农机服务,每年节约成本超20万元,进一步节本增效。通过集中流转,创新“三权”分置实践,明确了所有权、稳定了承包权、放活了经营权,形成稳定利益联结机制。
盘活土地资源,开辟村集体增收新路径
通过整村土地流转,米庄村实现村集体经济“三源并进”。一是转包增收。支付农户地租后,按50元/亩收取服务费,年增收5万元,用于农田基础设施维护。二是面积增效。土地集中管理后,新增90亩可耕作面积,年增收10万元。三是项目带动。争取乡村振兴仓储项目,年租金收入6.5万元。三项合计年增收21.5万元。
流转撬动振兴,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米庄村整村土地流转的成功实践,不仅实现了“农民富、集体强”,更带动了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基础设施升级。投资20万元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完成污水管网全覆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土地集约化经营,腾出劳动力发展种子、怀药加工等特色产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链条。三是乡风文明提升。依托集体经济收入,常态化开展春节、中秋等节庆文化活动,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米庄村的实践表明,整村土地流转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抓手,需把握三个核心:党建引领是根本,村党支部发挥“主心骨”作用,通过“四议两公开”凝聚共识,确保流转过程公开透明。群众参与是关键,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如保底地租+分红),让农户共享发展红利,激发内生动力。产业融合是方向,以土地流转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米庄村的蜕变,是“小土地”撬动“大发展”的生动缩影,为传统农业村提供了“破局”样本。(孙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