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老张,你这里的柴火炖鸡味道正,用手工烙馍沾着鸡汤,跟俺小时候吃得一个味儿!”周末正午,禹州游客李女士捧着空碗直点赞。在张垌村“石窑人家”农家乐里,青石板桌旁坐满食客,院子里蔬菜、水果长势喜人,老板张青宪正往土灶里添柴——这家开了五年的乡村菜馆,如今成了十里八乡的“网红打卡点”。
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画中村”品牌。地处浅井镇群山环抱间,张垌村曾是座“被时光遗忘的村落”。龙头水库和张垌水库两座水库滋养着一方水土,石头房子依山势错落分布,石墙青瓦历经百年风雨,却在城镇化浪潮中逐渐闲置。
村“两委”敏锐地看到了其中的机遇,决定将这些闲置的石头房子重新利用起来。修旧如旧的改造中,石屋保留着原生态肌理,增添了现代化设施,使其成为一个集艺术写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画中村”。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学生写生的热门目的地,学生支起画架,将石巷、麦田、水库绘入画布,为村庄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引进露营基地,吸引年轻群体。为了进一步丰富村庄的旅游业态,村“两委”积极引进露营基地项目。露营基地坐落在龙头水库旁边,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用“星空帐篷+水库垂钓+烧烤打卡”吸引年轻客群,同时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鼓励村民创业,发展农家乐民宿。在村“两委”的引导和鼓励下,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利用自家的房屋和土地,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张清现夫妇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将自家的石头窑洞改造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宿,并开设了农家乐。石头窑洞民宿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让游客能够感受到浓郁的乡村气息;农家乐则以当地的特色美食为卖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如今,张清现夫妇的农家乐和窑洞民宿成了村庄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庄整体形象。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村“两委”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他们修缮了村里的道路,安装了路灯,改善了村庄的环境卫生。同时,还加强了对水库的管理和保护,确保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也为村庄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村集体去年种植了200多亩花椒,并建起了充电桩,进一步提高了村集体收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张垌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从“空心村”到“网红村”,张垌村的蜕变印证着乡村振兴的多元可能:当传统村落遇见艺术灵感,当绿水青山邂逅文旅创意,石头缝里也能“长”出现代化的乡村新图景。如今,这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画卷,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画中,共赴一场“诗与远方”的田园之约。(田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