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在许昌市建安区陈曹乡,一座有着三国文化底蕴的古村落——许东村,正因一朵朵白嫩的鸡腿菇焕发新生。该村依托食用菌种植,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打造种植基地,通过鸡腿菇种植蹚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新路径。
走进许昌市建安区陈曹乡许东村食用菌种植基地,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菌菇特有的清香。日光透过温室大棚洒在一排排菌棒上,鸡腿菇如雨后春笋般探出土壤,菌柄粗壮、菌盖紧实,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摘、分拣。这里的鸡腿菇享受着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确保产出的菌菇产品保质保量。
离家挺近,找个致富门路,比在家坐着强,这里的工人张桂芝感慨地说:另一位工人赵芳也由衷地希望这个产业基地能越来越好:俺这有21个大棚,规模越来越大,挣得越来越多。
鸡腿菇因形似鸡腿得名,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兼具降血糖、增强免疫力等药用价值,同时,鸡腿菇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市场售价稳定,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食用菌。按当前市场价计算,每棚鸡腿菇年净利润超2万元,产品远销外省,成为村民致富的“黄金产业”。
基地负责人郑永红提到自己的鸡腿菇十分骄傲:我们基地鸡腿菇种植技术不断完善,现在产量超过120吨,产值超过40万,带动周边30多人稳定就业。
鸡腿菇产业不仅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更激活了村集体经济。许东村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务工等方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5万元。鸡腿菇种植产业的成熟还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陈曹乡许东村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海泳在总结经验时说道: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我们将依托蘑菇种植基地,持续开发高附加值的菌类产品,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让千年古村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陈曹乡许东村以鸡腿菇为纽带,串联起生态、产业与民生,生动诠释了“小蘑菇撬动大产业”的乡村振兴模式。未来,随着产业链延伸和科技赋能,这片土地必将孕育更多致富希望。(安程林 付会端/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