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日,在雁鸣湖镇张满庄村的麦田里,中牟新区(中牟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进行了测产。他们用工具精准圈出1平方米的面积,仔细登记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关键数据,还详细记录土壤类型、品种名称、播种量、浇水施肥情况以及病虫防治用药等信息。
“在全区范围内,小麦测产要选取50多个点位。”高级农艺师郝法政介绍,“测产工作充分考虑了多种因素,土壤类型涵盖沙地、半沙地、黏土地;播种方式既有传统机播,也有采用北斗导航的精准播种;小麦品种包括豫麦、周麦等长期在中牟新区种植且表现稳定的品种;管理方式上,运用密植滴灌技术的地块产量提升显著。”小麦测产作为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为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改进管理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狼城岗镇、大孟街道、万滩镇的连片麦田里,来自郑州市农科所、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的专家顶着烈日,开展“一喷三防”效果评估工作。中牟新区“一喷三防”工作自4月24日启动,至今已满一个月,效果究竟如何?专家们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精准测算。他们实地普查开展过“一喷三防”的小麦单位面积害虫数量、赤霉病和白粉病发生程度、植株高度及长势,并预估单产,与未打药地块进行细致对比。
麦田里设置了清水对照、空白对照、40%戊唑·咪鲜胺对照等不同区域。经过综合对照分析,开展“一喷三防”、一次性喷洒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麦田,产量最少增收10%,最大增幅达18%。
据介绍,中牟新区22万亩小麦中,开展“一喷三防”作业的地块超过60%,总增产达1700万斤以上,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了坚实根基。
在中牟新区扩军农机专业合作社,几十台收割机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机械检修。合作社负责人耿扩军介绍:“进入5月,合作社成员就全身心投入收割机检修工作中,目前检修已基本完成,马上就能进地收割小麦了。”
“农业农村局已为我们办理好农机外出作业证件。大约5月28日前后,我们会返回家乡收割本地小麦,6月3日后前往新乡、安阳、河北等地作业,前后得忙一个多月!”耿扩军说。
“中牟新区有五个规模较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型机械数量都在25台以上,在夏收期间能够确保机械的应急维护、维修及常规零部件更换。”中牟新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科负责人朱丽娜展示了手机上的“外地来牟跨区作业机手对接交流群”。“我们会在群里发布农机需求信息,将本地小麦成熟时间、分布区域、面积、联系人、机械需求数量等信息在群里发布,每个村都有联系人,方便外地机手联系业务,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便利。同时,我们还会提供本地机械维修网点图,方便收割机及时抢修。”
据悉,为方便农业机械上下高速,中牟新区在四个高速路口设置了农机服务点,备有饮用水、毛巾、方便面、临时休息点,并安排88名干部职工24小时值守。
中牟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介绍,夏收、夏种的关键在于抢时间,前后一个星期内将完成80%以上的工作量。为做好“三夏”工作,该区早谋划、早动员、早准备:4月25日开展“一喷三防”作业;5月10日完成灌浆期浇水施肥;5月15日开展中期测产工作,对小麦生长形势进行综合评估;5月19日召开“三夏”生产动员会,印发工作方案,开始实行工作日报告制度;5月20日启动农机调度工作,本地农机开始作业。(王君杰 张晨/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