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走访时看到老人们午饭就着咸菜啃冷馒头,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在孝敬镇齐村第一网格网格长许利平的笔记本上,这句朴实的发言揭开了该村“党建+网格+大数据”基层高效能治理创新实践的故事。
今年以来,在县、镇两级“党建+网格+大数据”工作推动下,焦作市博爱县孝敬镇齐村积极构建“4+N”工作体系,着眼将基层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温度,用一餐热饭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党建+网格+大数据”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启动以来,孝敬镇齐村迅速响应、全面铺开,2名网格长带领网格员以“敲门入户”专项行动叩开群众心门。许利平作为第一网格网格长,在走访中发现,本网格内12名独居老人存在“午餐断档”现象(子女外出务工早出晚归,老人们常因行动不便而凑合用餐)。她查明情况后,迅速上报至村党支部,党支部书记许不浪当即启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组织全村网格力量开展拉网式排查,最终锁定全村17名70岁以上老人存在“吃饭难”问题,并将相关情况同步上报给了乡镇网格指导员和县级挂点干部。
“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行动的哨声。”在老年人“用餐难”问题专项研判会上,许不浪的话掷地有声。在县级挂点干部的关心和乡镇网格指导员的指导下,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召开了老年人“用餐难”问题专项研判会。会上,50余名两委干部、网格员、党员及村民代表经过充分讨论,达成一致决定。即:通过改造闲置的集体场地,打造村级老年助餐点,前期投入由村集体承担,后期按每人每月120元成本价收费。此方案经“四议两公开”程序全票通过,村集体统筹资金1.2万元,党员带头成立施工突击队,仅用10天就完成200余平的场地的适老化改造。
4月1日,飘着饭香的齐村老年助餐点正式运营。明亮整洁的餐厅里,荤素搭配的午餐准时上桌,行动不便的老人还能享受送餐上门服务。72岁的许大爷捧着热腾腾的饭菜感慨:“以前中午总吃剩饭,现在顿顿两菜一汤,每顿才花2块钱!”运营以来,助餐点已服务900余人次,同步建成的阅览室、娱乐区、健康角更成为老年人的社交新天地。傍晚时分,老人们围坐话家常的场景,成为美丽乡村最温暖的注脚。
这缕飘荡在街巷的饭菜香,正是齐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通过建立“党支部—网格长—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机制,该村将2个网格细化为21个党员责任区,运用大数据平台实现需求收集、事项办理、效果评估的全流程闭环。下一步,齐村将进一步深化“党建+为老服务”品牌建设,拓展日间照料功能,探索“居家养老”互助模式,让基层治理的“幸福味道”飘得更远。
从解决“一顿饭”到托起“夕阳红”,齐村的创新实践正是党建引领下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生动写照,也深深印证着,只要始终把党旗插在民生一线,把网格沉到群众身边,基层治理就能在解决“关键小事”中书写“民生大文章”。(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