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召陵区老窝镇破解秸秆处理难题

2025年06月03日15:2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今年“三夏”期间,为更好提高秸秆利用率,漯河市召陵区老窝镇深入推广机械化打捆,建立“分散收集+集中转运”模式,通过完善收储运体系,推动秸秆多元化、高值化、规模化利用,为“和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创新模式,破解秸秆处理难题。一是完善收储体系。老窝镇推广机械化打捆技术,建立“分散收集+集中转运”模式,设立村级临时堆放点和标准化收储中心,配备防雨防火设施,确保秸秆存储安全,减少损耗。二是动态监测管理。建立监测系统,对秸秆收集、加工、利用各环节进行实时数据跟踪,根据监测数据动态调整工作方案,提升利用效益。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打通秸秆“收集-加工-利用”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产业升级,进一步辐射提升区域经济活力。

多元利用,激活秸秆经济价值。老窝镇根据秸秆质量分类加工,每日处理200余吨,每亩助农增收100-200元。一是能源化。将秸秆加工成型燃料(颗粒/压块),替代燃煤用于供暖或工业锅炉,减少煤炭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二是饲料化。通过氨化处理秸秆,制成牛羊等反刍动物饲料,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构建“秸秆-饲料-养殖-粪肥还田”循环链,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三是肥料化。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搭配微生物腐熟剂,增加土壤有机质,优化土壤结构,助力绿色农业。

长效推进,助力共建和美乡村。下一步,老窝镇将持续保持秸秆禁烧高压态势,一方面强化禁烧监管,落实责任到人。明确责任分工,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综合利用,推动从“以禁促用”向“以用促禁”转变。另一方面,探索新路径,促进绿色发展。持续挖掘秸秆资源化潜力,拓展高值化利用渠道,推动乡村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为建设和美乡村贡献力量。(王卫超/文图)

编辑:林辉  审核 :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