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骨质疏松继发的老年人髋部、腰椎骨折,大部分经过手术和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以得到恢复。但也有一少部分老年人因为基础疾病较多,已不具备手术条件,骨折又难以愈合,需要长期卧床休养,极少数向愈好转,需要在床铺上度过余生,所以也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对于这部分老年人来说,正确护理决定了他们余生的生命质量与长度,甚至有复原、康复的希望。
对于这类病人的家庭护理,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预防血栓。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比较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如果卧床期间突然发现一只脚或腿肿起来了,按一下一个坑,基本上就可以判断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了。静脉血栓形成,因为阻塞了下肢静脉回流,水肿是显而易见的表现,最可怕的是有些小的血栓,并不会引起明显的下肢水肿,而是脱落后跑到了其他器官里。跑到肺里会形成肺栓塞,表现为上不来气,胸闷,气短,憋闷,哮喘等症状,全身缺氧,危及生命。跑到大脑里就会造成脑梗死,造成肢体功能障碍,或影响语言、吞咽等,直白点就是说话不利索,喝水会呛着。预防措施包括:下肢适当抬高,有些老年人膝关节已经不能伸直的,可以顺应弯曲的程度在膝关节下方垫上软枕,使下肢整体抬高,避免牵强伸直下肢,对肌肉过度牵拉引起疼痛和损伤。穿着弹力袜子,可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血栓形成。每隔2小时协助老人活动活动踝关节,揉揉小腿肚和大腿后边的肌肉,每次花上5分钟时间,就会有好的效果。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利伐沙班等抗凝药进行预防。若条件允许,可以定期查D2聚体等凝血指标,B超进行下肢血管血流评估检查。
预防褥疮。要多翻身,勤擦洗,常扑粉,保持皮肤干爽。白天最好两个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后按揉身体容易受压的地方,主要包括髋部、臀部和骨盆的后部,按揉至皮肤颜色接近正常,扑上爽身粉。如果身体贴有膏药,揭下时要小心谨慎,以免损伤皮肤。
预防误吸。误吸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种情况是,患者睡觉时把消化道分泌物,比如口水、消化液吸入气管,造成呛咳或反复发作的咳嗽甚至肺炎。预防措施主要有:枕头要高,睡觉时最好侧着头,而不是脸朝上,就可以减少误吸的机会。若是进食时呛着,那就把喂食速度放慢,不要着急,尤其是喝水喝汤的时候。嘴里的活动假牙,不吃东西或睡觉时最好摘下来,以免脱落掉入气管。
预防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是因为患者长时间卧床,心肺功能减弱,肺部充血,淤血,合并感染而出现的炎症,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每天3次,每次30分钟的开窗通风。翻身时尽可能让老人坐起,用空心掌自上而下,自外向内轻叩背部,与此同时鼓励老人用力咳嗽。注意保持口腔卫生,老人进食后,口腔内常遗留食物残渣,要注意清理干净,减少细菌滋生。
饮食结构合理。长期卧床老人,要注意饮食结构营养全面,含有膳食纤维。虾仁、瘦肉、牛奶、蔬菜、谷物和鸡蛋,都要兼顾,这样老人的身体才会有较好的免疫力、自愈力,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是卧床老人的常见问题,不能正常排便,轻则腹痛腹胀,消化不良,重则引起发烧症状。预感措施包括:蔬菜、粗粮和动物脂肪的摄取,每天顺时针以掌面按揉腹部5-10分钟,根据老人习惯定时排便等措施。如果实在不能解决问题,可以适当使用开塞露,或口服乳果糖等导泻药,必要时灌肠治疗。(李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