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6月5日,中共郑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与中牟新区党工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举办2025年郑州市第8期乡村治理培训暨经验交流活动,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升全市村干部和网格员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在此次活动中,中牟新区广惠街司法所金牌调解员李文立,以“人民调解为人民 化解纠纷促稳定”为主题,结合多年基层调解实践,为全市村干部、网格员及基层治理工作者分享人民调解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创新路径。本次培训以“人民调解+”模式创新为主题,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的形式,为全市500余名村干部、网格员及基层治理骨干充电赋能。
人民调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稳定器”
李文立在培训中说,人民调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他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强调调解员必须扎根群众,将田间地头、家长里短的“小事”作为治理的“大事”,才能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和谐格局。
创新方法: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针对基层矛盾多元化特点,李文立分享了探索的“民调解+律师+网格+行政+公安+司法+N”等联合化解方式,合力打通矛盾纠纷快接、快调、快结的调解通道。他在调解实践中认真探索调解新手段,不断创新调解方法,建立了对于不同调解案件有针对性解决的新思路。
经验启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李文立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需把握三个关键:坚持问题导向,将群众诉求转化为治理清单;完善村规民约,以乡土规则凝聚共识;强化党建引领,培育村民自治组织。他特别提到,推动调解服务向网格、家庭延伸,实现“预防-调解-回访”闭环管理。将“情、理、法”融入矛盾纠纷调解全过程,“用情开启人民调解,用理深入人民调解,用法保障人民调解”,从而把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化解在老百姓的家门口,真正让人民调解走到老百姓的心里头,方便人民群众,节约司法成本。
以学促干: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郑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旨在推广中牟经验,推动全市基层干部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治理”。下一步,郑州市将围绕“多元共治”目标,搭建更多调解实训平台,培养一批“懂政策、通法律、有情怀”的调解骨干,为乡村振兴注入和谐动能。
广惠街司法所所长冯书玲认为,在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人民调解既是“减压阀”,更是“推进器”,人民调解也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金钥匙”。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从单一调解向综合治理转变,从事后处置向源头预防转变,从行政推动向法治引领转变。通过构建“党建+调解”工作体系,将调解网络延伸至村民小组、产业链条,真正实现“治理触角到户、服务群众到家”。
参训的村干部纷纷表示,李文立的授课“既有泥土气息,又有理论高度”,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刘慧青/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