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6月12日上午,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优化便民就医举措 增强群众健康服务获得感”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健体委负责同志出席详细介绍全市优化便民就医六大创新举措的阶段性成果,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会上获悉,近年来,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以“提升群众就医体验”为核心目标,多维度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便民就医系列“微改革”,以便民服务“小切口”撬动看病就医“大民生”,为群众打造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互联网+护理服务”,有效满足患者实际需求
南阳市卫健体委依托“豫健护理到家”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应用“互联网+护理服务”,患者用手机搜索“豫健护理到家”微信小程序、APP或医院公众号,注册后选择需要的医院和护理项目,就可完成操作。“豫健护理到家”平台主要包括两类服务内容:一是居家护理服务;二是线上护理指导和健康咨询服务。有需求的患者只需通过手机轻轻一点,就可预约中医、母婴、静疗、伤口造口、眼科等9大类共71项服务。
检查检验结果线上互认,让群众就医省时省钱又省心
南阳市卫健体委组织全市医护人员专项培训,指导医疗机构对接市级医检互认平台。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电子屏、张贴明白纸等方式,开展多渠道、多维度、持续有效的政策宣传,对5大类230项检查、检验互认等内容进行公示。目前,全市有8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全省700余家医疗机构实现230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累计完成检验互认302.9万次,直接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4102.3万元;检查互认3.30万次,节省医疗费用694.1万元,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花钱”。
“一站式服务”打造便捷就医新体验
门诊“一站式”服务是整合门诊、医保、医技等部门相关业务,推行“一岗多能”,为患者提供挂号、费用结算、医保办理、检查检验预约、导诊、政策咨询、投诉建议受理、(病历)打印复印、业务盖章、便民设备租借等10余项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一章管理”。目前,全市67家(不含中医)二级以上医院“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43家医疗机构开展“入院服务一站式”,累计提供导诊服务12万人次,办理预住院8.8万人次,患者平均就诊时间缩短42分钟。
数字赋能,智慧医疗打造健康服务新体验
近年来,南阳市卫健体委以打造新型智慧医疗服务体系为目标,优化智慧医疗服务场景,稳步提高医疗服务信息化效率,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有38家提供会诊转诊一站式服务,开展多学科诊疗服务3.64万人次;24家医疗机构配备了院内智能导航系统,使用121.91万人次;54家医疗机构的门诊医技检查24小时内完成;44家医疗机构的医保电子凭证实现了全场景应用,累计惠及343.96万人次。
“家庭病床”,把专业的医疗服务送到患者家里
“家庭病床”服务是对适宜在家庭连续治疗、又需依靠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患者,由本人或其监护人向已开展该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提出申请在其居住场所设立病床,经评估符合建床标准后,由指定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提供治疗、康复、护理、健康指导及咨询的医疗服务,并在家庭病床病历上记录服务过程的一种家庭医生式服务。去年以来,南阳市卫健体委组建了专业的服务团队,配备便携式医疗设备,定期上门开展诊疗护理、健康指导等服务。目前全市共有177家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家庭病床服务建设,组建服务团队412个,设置家庭病床835张,现使用140张。
深化中西医协同发展,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聚焦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传染病等方面,该市逐步建立完善了中西医多学科协同诊疗、融合发展体系和中西医协同传染病预防救治机制。目前,全市36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14家妇幼保健院全部设置中医药临床科室和标准化中药房,共建设“仲景苑”37家,建成中医堂196家、中医馆212家、中医药服务示范村卫生所146家,250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展中医诊疗服务。
优化医疗服务永无止境,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南阳市卫健体委将继续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从优化诊疗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改善就医环境等方面综合发力,让患者就医更便捷、体验更舒心。(薛小磊/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