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衔接不焦虑!郾城这场会给家长送上“成长指南”

2025年06月18日14: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孩子刚上初中就厌学?作业写到半夜家长比娃还急?”6月17日下午,漯河市郾城中学四楼报告厅内,500余名六年级家长与教育专家面对面,破解“小升初衔接”焦虑难题。郾城区关工委、区教育局等多方联动,用一场干货满满的家长会,为即将踏入初中的郾城少年铺就“适应之路”。

衔接核心不是“抢跑”,而是“适应力

“很多家长一提衔接就报班补课,这恰恰是误区!”郾城中学校长王晓涛直切痛点。作为初中教育的“实战指挥官”,他结合多年观察谈道:初中学习是知识密度、思维深度、自主要求的“三重跃升”,衔接关键不是提前学知识,而是培养学习习惯、抗挫能力和心理韧性。“就像学游泳,小学是浅水区练习,初中要跳进深水区——家长要做的是教孩子划水的技巧,而不是提前背熟泳池地图。”

这一观点获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呈刚的共鸣。“教育不是‘监工式催熟’,是‘园丁式陪伴’。”他用鲜活案例诠释“合格家长”的标准:孩子卡题时问“怎么思考”,而非给答案;抱怨作业多时一起做时间规划,而非批评;青春期沉默时留一盏灯陪伴,而非追问。“家长的角色要从‘管理者’变‘支持者’,从‘裁判员’变‘啦啦队’。”

暑假不是“放羊期”,是习惯养成“黄金期”

“暑假松的是节奏,不是习惯!”郾城小学校长陶灿功以“过来人”身份支招:每天30分钟练字磨耐心,1小时运动释放压力,20分钟亲子阅读增情感。“特别要管住手机——小学毕业暑假,正是培养自主管理能力的黄金期。”

现场家长边记笔记边感慨:“以前总觉得暑假让孩子放松就行,现在才明白,松的是节奏,不是习惯。”

家校社协同:构建成长“支持网络”

“孩子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交响曲。”郾城区关工委主任李培芬提出“三方协同”路径:社区开“暑期成长营”提供实践平台,公益组织办“家长课堂”普及科学理念,学校建“衔接档案”跟踪指导。“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为孩子撑起更广阔的天空。”

从“迷茫”到“信心”:家长收获“可操作方案”

近两小时的会议,没有空洞理论,全是“接地气”指南。王晓涛拆解初中三年“适应期、分化期、冲刺期”规律;王呈刚现场教“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陶灿功分享“暑假每日时间表”;李培芬提出“协同育人”具体路径......台下家长时而拍照留存,时而点头记录。

“以前一想到初中就头疼,现在心里有底了。”家长张女士会后表示,她打算和孩子一起定暑假计划,重点培养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从小学到初中,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正如主持人、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爱春所言:“教育是温暖的接力,家庭托底、学校赋能、社会护航,每个孩子都能在初中蓝天下自信绽放。”  (吕智慧  于素凯/文图)

编辑:林辉  审核 :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