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骄阳六月,建安区的田野正上演着一场农事接力赛。金色麦浪刚刚化作丰收的颗粒归仓,播种机便载着希望的玉米种子深入沃土。然而,气象台接连发布的高温黄色预警,让原本紧张的农时更显紧迫——新生的玉米苗急需“出苗水”的滋养,与此同时,居民家中不断攀升的空调使用率,也让电网负荷面临严峻考验。为打好这场保障秋粮生产与民生用电的硬仗,国网许昌市建安供电公司迅速响应、科学调度,一场与时间赛跑、与负荷角力的电力护航行动在烈日下全面铺开。
上午十时,昌盛街道蒋马社区的田间热浪滚滚,地表温度直逼
40℃。国网许昌市建安供电公司尚集供电所副所长杨起刚和同事们穿梭在10KV尚23周寨线,他们手持红外热像仪,仔细扫描着刀闸连接处,屏幕上不断跳动着当前的温度数值,“现在最高温度是45度,在正常范围之内。”杨起刚抹去顺着安全帽滴落的汗珠,“这些线路就是庄稼的‘生命线’,半点马虎不得!”为确保灌溉用电万无一失,供电公司组建专项巡查小组,对全区涉及农灌的75条10kV重点线路、1088个农排台区、4447处机井供电设备开展“拉网式”排查,每处接头、每段线缆都要经过“望闻问切”式的细致诊断。
线路巡检完毕后,工作人员又马不停蹄来到灌溉机井旁,运用专业检测设备,对机井设备进行从里到外、细致入微的“全面体检”。“张大哥,您看这个接线端子温度偏高,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多留意!”杨所长一边操作,一边向农户耐心讲解安全用电要点,从设备日常维护到突发故障应急处理,都进行了手把手教学。与此同时,供电人员通过实地勘察、数据深度比对、现场讨论等方式,对辖区内所有农田机井用电设施的运行状态、维护情况、供电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地毯式梳理,确保不留任何死角。
“进入六月份以来,我们累计巡视变压器84台,排查线路137.09千米,清理树障16处、鸟窝9个,还建立有24小时应急抢修队。”杨起刚翻开工作日志介绍道。在新元大道环网柜检修现场,标准化作业流程被严格执行,带电检测、数据采集、隐患标注...每个环节都像精密仪器般精准运转。“这些箱式设备是电网的‘神经中枢’,一旦出现故障,周边居民的清凉也会被中断。”杨起刚指着布满汗珠的额头,眼神却依然坚定。
田野间,嫩绿的玉米苗正茁壮成长,渴盼着充足水源;电网之下,电力工作人员的工装被汗水浸透又风干,但他们专注坚定的眼神始终紧盯设备,不放过任何细微异常。面对夏季电网负荷高峰的严峻考验,国网许昌市建安供电公司凭借科学精准的调度策略、扎实严密的运维管理、贴心高效的沟通服务以及24小时不间断的坚守,将强劲电流化作滋养禾苗的“及时雨”,为秋粮丰收筑牢电力根基,更为千家万户送去清凉与安心。(黄琨 王爽/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