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爷爷,快看,这个坑挖的够深吗?”“还要再深一点,这样种子才能更好地扎根。”6月23日,义马市常村路街道常安社区“小树苗”实践基地里,退休老党员曹建春耐心指导孩子们翻土播种。在“红烛润新苗 童心向党生”社会实践活动中,10余名少年儿童手握农具,在翻土播种的劳作中,感悟劳动的艰辛与红色精神的厚重。
为破解辖区儿童存在的“舌尖上的浪费”问题,常安社区前期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深度调研:依托“椅路常谈”微信小程序搭建24小时意见平台,同步组织网格员入户走访,收集到30余条家长建议。数据分析显示,超八成家庭期待通过实践教育培养孩子节约意识。基于此,社区创新打造“小树苗”实践基地,特邀有着40年务农经验的老党员曹建春担任“农耕指导员”,将劳动教育与红色传承有机结合。
活动现场,锄头化作“教具”,田垄成为“讲台”,曹爷爷手把手示范整地、播种技巧,边劳作边讲述上20世纪60年代“一把锄头闹春耕”的奋斗故事:“当年我们饿着肚子开垦荒地,就是靠着一股子韧劲才挺过来……”孩子们听得入神,手中的锄头也握得更紧。孩子们分组协作,有的挖坑、有的撒种、有的浇水,尽管汗水湿透衣衫,仍专注完成每道工序。“原来种粮食这么不容易,以后我再也不剩饭了!”参与活动的小朋友擦着额头的汗珠感慨道。
此次活动以“红烛”精神为引领,将“谁知盘中餐”的哲理转化为躬身实践,让未成年人在翻土播种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深意。老党员以亲身经历为教材,在田间地头播撒下艰苦奋斗的红色火种,让孩子们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未来,常安社区将持续深化“小树苗”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红色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在泥土的芬芳中扎根生长,助力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李燕/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