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今年以来,镇平县涅阳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和“五基四化”工作要求,聚焦高质量党建和高效能治理,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目前,已打响三大党建品牌,完成辖区1.2万户居民信息可视化管理和5个村、16个社区网格优化工作,为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化提供坚实支撑。
聚焦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
强化班子建设。从优秀社区工作者、返乡青年、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工作能力强的人才充实村、社区“两委”班子,优化年龄、知识结构。通过开展专题党课、业务培训、实地观摩、实践锻炼等方式,提升“两委”班子成员理论水平与履职能力。
打造党建品牌。认真谋划“党建品牌聚力、红色矩阵聚效、竞相争星聚彩”发展格局,安国路社区推行“三微两化一目标”工作法(三微即微走访,微协调,微治理,两化即社区分包干部、分包干警、网格员等人员信息公示化、卡片化,一目标即实现三零小区全覆盖),打造“红擎”党建品牌。涅阳路社区开展“技防+人防”,完善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等26处视频监控,打造“红翔”党建品牌。工业路社区整合社区民警与美团、滴滴打车等新业态就业群体力量,构建行网警格,打造“行行行”党建品牌。
以比拼促提升。统筹辖区内各村(社区)党建品牌,聚焦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支部书记大比武”活动,通过“擂台述职晒成绩、实地观摩晾实招”,形成“一村(社区)一特色,比学赶超共提升”的红色矩阵效应,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聚焦“三化”治理,提升基层治理“驱动力 ”
完善网格化建设。按“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优化辖区内466个网格,组织在职党员、流动党员、老党员等人员充实网格队伍,建立群众需求、可利用资源、服务项目“三张清单”,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工作模式,通过“三张清单”与“点单接单”模式有效破解了基层资源分散、供需脱节等难题,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深化智慧化管理。综合居民微信群、手机终端小程序、“红色直播间”等网络渠道信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分析情况与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片警共享,动态更新辖区内民生需求问题,实现辖区内事件快速响应与协同处理。
精准一体化治理。以“三零”创建为契机,动员“一村四警两干”及社会力量,落实“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警司访+”等矛盾化解机制,对信访积案、安全隐患、小区物业、风险防范等问题进行全面摸排,分类建档、限期处理。目前,共排查梳理各类突出矛盾18起,“六失一偏”、困难职 工等五户10人均已纳入救助和关爱。
聚焦民生实事,激活基层治理“满意度 ”
打造综合服务阵地。高标准打造综合服务阵地平台,以乡里中心 “9+N”、邻里中心“4+N”、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1项、便民服务大厅194项等便民服务事项为基础,持续开展帮办代办等“零距离”便民服务。
拓展为民服务触角。以“五基四化” 建设为载体,针对老少青、残弱病群体和帮扶带等居民需求,通过“红翔青蓝汇”“红镕书院”“红邻空间”“红镕博士互助会”等8个为民服务平台,精准对接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拓展为民服务触角。
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聚焦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环境卫生、交通出行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借助党员“双报到”和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梳理工作,探索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通过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提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形成群防群治格局。目前,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李华豪 刘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