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你们真是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儿来办了,一分钟都没耽误,家门口就能问律师,田埂边化解烦心事!”小王庄村村民朱大哥激动地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说。中牟新区(中牟县)官渡司法所联合开展“法治民生服务”专项行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法律解难题、以行动暖民心,让法治阳光照亮乡村治理的每个角落。
精准把脉:群众需求看得见
5月份以来,官渡司法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通过敲门问需大走访的方式,倾听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发现矛盾纠纷案件,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诉求,梳理出群众集中反映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在法律服务方面,司法所针对土地流转合同、老人遗嘱签订等集中问题,邀请公益律师、“法律明白人”为群众进行专题法律讲座,现场解答群众法律疑问。针对邻里宅基地纠纷、婚姻家庭矛盾、常见电信诈骗等问题,司法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组织经验丰富的民调员主动介入、积极调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回头看”工作,防止问题反弹。其间,收集整理主要问题56件,化解矛盾纠纷39起。
联动破题:法治服务送到家
司法所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以来,学校的孩子们积极讨论了半个多月,现在都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了!官渡镇中心小学赵老师感慨道。针对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官渡司法所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法治服务,在为经济困难的老人办理法律援助过程中,提供车接车送,真正实现了“从家到家”的无缝隙温情服务;组织开展《民法典》相关案例宣讲,发放“各类宣传材料”700余份;走访时得知82岁的张大爷因遗产继承问题发愁,司法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协助其联系律师解决问题;帮助多名农民工追讨欠薪,与老板达成协议并跟踪问效,打造农民工维权直通车。
此外,官渡司法所还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全覆盖的方式,常态化利用“以案释法”广播站大喇叭播放借贷纠纷等真实调解案例,并在“中原古镇 法治官渡”抖音号开展云端法律顾问服务,随时解答群众法律问题。
群众点赞:幸福生活有保障
二十里铺村村民时大爷感慨:“以前因为宅基地和邻居吵了三四年,司法所来了两趟就把问题给解决了,还帮我们写了和解书,心里踏实多了!”据悉,官渡司法所持续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一站式”服务,将法律咨询、文书代写等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自开展法律实践活动至今,已完成法律服务78件,送法上门11次。
“群众的认可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官渡司法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深化普法宣传举措,用更全面贴心的法律服务为群众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敲门”,从“单打独斗”到“联动破局”,官渡司法所不断延伸法律服务,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贡献司法行政力量。(孙晨鹏 张怡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