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台老师,对方已经把拖欠的门头制作费用结清了,今天给您打电话,是专程来送锦旗的!”近日,中牟县综治中心调解员台建昌的电话里传来李某激动的声音。谁能想到,这场历时九个月的“讨薪拉锯战”,竟在调解员台建昌手中,仅用三天便“快刀斩乱麻”,成功追回了欠款!
事情还得从2024年说起。王某委托广告商李某定制四个1.5米高的发光字,双方口头约定总价2600元,王某预付了500元定金。然而,当李某精心制作好发光字上门安装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难题——门头底板内部已严重腐蚀,外观却毫无痕迹!几经周折,多位安装师傅都束手无策,王某更是拒绝承担维修责任。“安装费我们不要了,只收1500元制作成本,行吗?”李某退让一步,可王某依然强硬拒绝,甚至屡次恶语相向。无奈之下,李某愤而将王某诉至中牟县人民法院。
法院将案件委派至综治中心的调解能手台建昌。他首先化身“情绪疏导员”,耐心倾听双方倾诉委屈,待激动的情绪平复后,才亮出“双面沟通术”:一方面,为李某梳理清晰的法律依据,助其维权底气十足;另一方面,向王某剖析拖欠款项的法律后果,同时设身处地表示理解他的顾虑与难处。短短三天,这位“解铃人”便让一度“水火不容”的双方各自作出了让步。最终,王某如约支付了欠款,李某也收获了一次圆满的维权体验。
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背后是台建昌深谙的“调解真经”——不做简单的“和事佬”,而要成为精准的“解铃人”!他深知,当矛盾激化时,一味劝和往往适得其反。唯有先给予当事人充分释放情绪的空间,再抽丝剥茧地找出症结,方能有效化解纷争。
这面饱含谢意的锦旗,不仅是对台建昌个人能力的由衷认可,更是中牟县综治中心高效为民服务的生动缩影。它折射出中牟县人民法院主动下沉司法力量、积极融入基层治理的责任担当。像这样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每天都在这里悄然上演。调解员用智慧与耐心作舟,将矛盾化解于萌芽,默默守护着城市的和谐脉动,传递着司法的温度。(王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