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晓非 通讯员 唐丽红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因此,当孩子患有手足口病后,做好家庭护理是控制该病的关键。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科科长张巧红提醒,手足口病患儿的居家护理主要包括做好病情观察和家庭消毒、严格隔离等。
对手足口病患儿,一定要进行隔离。张巧红建议,症状较轻的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隔离时限为自明确患儿诊断回家治疗之日开始,至痊愈(主要症状消失,退热,斑疹消退或疱疹结痂)后7天。
患儿居家期间,护理人员在照看患儿后,必须使用肥皂洗手,之后才能与其他健康人接触或从事家务劳动。患儿的排泄物和用具、玩具,未经消毒,不能让其他人接触,患儿家长也应该尽量减少与其他儿童的接触。
为尽量不使疾病传染,还要做好家庭消毒。“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孩子和成年人都应该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及护理患儿前后。而且,要用正确的方式洗手。洗手时,不能多人共用一个洗脸盆或一条毛巾。”张巧红对记者说。
要保持居室通风,尤其是患儿居室,要每天开窗通风2到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要做好物品消毒,必须消毒的物品有患儿的生活用品、盛放排泄物的容器、饮用水等,消毒方法遵医嘱。
另外,村医或社区医生要按照要求,每天对患儿进行一次随访,观察患儿病情,患儿家长也应做好配合工作。家长还要在村医或社区医生的指导下做好患儿的病情观察,观察的主要内容有: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精神状态(不活泼、精神萎靡)、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咳嗽)、神经系统症状(烦躁或昏睡、肢体抖动、颈项强直)等。如果发现患儿有病情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当然,预防手足口病,托幼机构也要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张巧红建议,托幼机构每天要对入园儿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立即采取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并立即对患儿所用物品进行消毒。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儿童个人用具(水杯和毛巾)、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托幼机构要教育、指导儿童养成经常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还要配合卫生部门采取相应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当出现重症或死亡患儿,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名及以上患儿时,建议患儿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1个托幼机构累计出现10名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名及以上患儿时,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