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驻民权县野岗乡杨堂村第一书记王海锋扎根基层侧记

2017年03月27日00: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掌握杨堂村在基层组织建设、群众思想状况、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具体情况,王海锋上任不久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到村头巷尾、田间地头、百姓当中熟悉村情。同村干部、村小学老师和老党员座谈,探讨村庄年度发展规划、土地流转、农民增收措施、村容整治等;深入部分农户和所有贫困户家中走访,主要了解经济收入、外出打工、技术培训以及养老医疗等情况;实地查看,看村庄规划、农民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环境综合整治等情况。这样的深入群众之间的调查,让他对杨堂村基本情况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知道了群众想什么,急什么,缺什么。心里惦着这些也让他对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有了一个大概地规划。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2015年9月通过申请,杨堂村被定为野岗乡“美丽乡村”试点村,“美丽乡村”建设开始实施的两个多月时间内,王海锋同乡、村干部一起每天早出晚归,修路、安装路灯、绿化、环境整治、制作墙壁宣传画等等,使杨堂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杨堂小学因校园没有车棚,学生和教师的自行车和电动车只能在校园里露天停放,阴雨天容易损坏,最重要的是随意停放的车子对孩字在校园里活动有安全隐患。村委和学校反映急需建设一个车棚,他马上起草了报告反应给博物院党委,院领导十分重视,拔出两万六千余元资金为学校修建了一个160多平方米的车棚,解决了杨堂小学学生和老师们的停车问题。
      杨堂村村室是2005年修建的五间砖房,面积约为60平方米,新修的郑徐高铁从上方通过,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既不通水也不通电,已不能满足村委会办公和开展基层党组织活动的需要。为更方便地服务杨堂村人民群众,满足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体育建设的需求,同时也为村两委提供一个良好的办公场地,王海锋多次向河南博物院、民权县委组织部和野岗乡乡党委汇报这一情况,筹集资金为杨堂村建设村室和文化广场。2016年6月河南博物院拿出30万元,结合2016年第一书记项目资金20万元,乡里解决10万元,通过公开招标,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村室和2000平方米的文化体育广场。同时利用2016年第一书记项目资金25万元,为杨堂村蒋庄村民组修建了一条长600米,宽4米的水泥道路,用于改善该村民组500余人的生产生活条件。2016年10月争取贫困村建设资金在广场附近建设一座标准化卫生室,一座超市,一个垃圾处理点和水冲式卫生间。
      入户调查知穷根,综合措施精准扶贫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组织选派单位党员干部与第一书记派驻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河南省博物院院制订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实施方案》,规定河南博物院全体党员干部和志愿参加结对帮扶工作的职工为结对帮扶成员,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为结对帮扶责任人,一个帮扶责任人带领3至5名帮扶成员具体帮扶一户贫困户。
河南省博物院院长田凯、纪委书记葛聚朋曾多次到杨堂村调研扶贫工作,深入贫困户家中慰问,和贫困户促膝长谈,详细了解每一户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成员更是纷纷为贫困户捐钱捐物,到贫困户家中结对子、认亲戚,把河南博物院全体干部职工的关心和帮助送到贫困户的家中。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是第一书记工作的重中之重,驻村开始,王海锋就同村干部一起,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规定,对杨堂村申请贫困户的农户进行初选和核查,认真做好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每一个贫困户的现状,致贫原因王海锋了然于心。针对每一户的致贫原因和家庭情况,精准制定帮扶计划和脱贫措施。
      通过走访王海锋了解到蒋庄组贫困户蒋伟部队复员后回家务农,近几年因父亲病逝、母亲脑血栓半身不遂导致家庭贫困,但蒋伟夫妻勤劳能干,在家里养殖母猪,同时又承包了30亩地,他就和村干部商量,帮助蒋伟发展养殖产业,流转了14亩林荒地建起了养殖场,蒋伟夫妻俩自己动手搭建围墙和猪舍,经过一年来的艰苦发展,养殖场已初具规模,现在母猪存栏30余头,大小猪籽100多头。12月初杨堂村把蒋伟作为不怕苦难、励志脱贫的模范典型申报到商丘市脱贫攻坚指挥部。
      王海锋结合了解到的当前农产品市场实际情况,缩减玉米种植面积,申请花生良种补贴扩大花生种植。之后又实施到户增收,扶持贫困户发展大蒜和小辣椒种植,2016年到户增收资金每户5000元。通过教育资助、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和低保等政策对18户进行兜底扶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申请公益岗位,通过介绍5户贫困户到附近“神人助”面粉厂工作,并向上级申请了一个资料管理员和两个护林员的扶贫公益性岗位,从贫困户安排三个合适的人员上岗;他通过申请1为全村9户贫困户申报危房改造,2016年底已全部完成,解决了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问题。
      在基层工作的一年多的日子里,王海锋与村民朝夕相处,并肩工作,通过这一年多的基层锻炼,他对农村工作的开展和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的深刻认识,对今后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工作中,他也深切体会到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与村民群众融为一体,放下架子,虚心待人,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加强与村民的交流沟通,并从他们的利益出发,才能求得理解与支持,更要依靠和争取村干部的支持与帮助。现在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只有扎根群众,才能了解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服务群众。在今后的工作中,王海锋决心要主动当好村“两委”班子带头人,当好上级扶贫惠农政策的宣传员,当好干群关系的协调员,当好贫困人员的服务员,进一步深入到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为建设一个富裕、和谐、发展的杨堂村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董伦峰 未兴武)

编辑:张龙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