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调二进宫剧照
大河网讯 濮城镇是千年古镇,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近年来,该镇在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建设中,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日前,该镇大平调已成功入选“濮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平调相传始于明朝洪武年间,因其底弦和唱腔均低于高调的山东梆子和反调的河北梆子,故称为平调。大平调具有激越高亢的音乐旋律,配以粗犷豪放的功架和唱腔,加上以袍带戏为主,构成了大平调独特的地方特色。
大平调唱腔属梆子系统板控体,其乐队由文场和武场组成,文场的主要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后来又增加了笙和电子琴);武场乐器除板鼓、大锣、小锣、大油梆、手板外,还有“四大扇”和两杆“尖子号”。
大平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东、中、西三路大平调,菏泽、东明、成武一带属东路大平调,它注重韵调,而轻吐字;浚县、滑县、延津一带属西路大平调,它注重吐字,而轻韵调;中路大平调以濮阳、清丰、范县为中心,中路大平调要求吐字清晰,音韵优美。
大平调的角色行当中,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演出剧目多为朝代戏,其表演气势恢宏、场面宏大、粗犷豪放、刚中带柔。传统剧目有《反杨河》、《铡美案》、《袁门斩子》、《哭头》、《闯幽州》等。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8年),清丰西关洪家成立大平调洪家班,洪家班管戏七世,历208年,在中国戏曲史上堪称官主世家。第六世官主重名慕义,爱戏轻财,对艺人严如师徒,亲如父子,活时管养,死后管葬,是时洪家班名角辈出,盛演不衰。名噪一时的演员有绰号“一声雷”著名花面吕鸿恩;绰号“活关公”的大红脸张兰;名丑赵德阳;花面后改丑角的焦俊生等
在抗日战争时期,因时局动荡,灾荒严重,清丰的戏班基本停止活动。唯有洪家班大平调在党地下交通员高留安支持下深入敌占区,继续演出,开展对敌斗争。在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平调继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43年,范县濮城镇文早村人李树利因戏功好,被洪家班接收为正式演员。解放后因家庭原因,李树利回到家乡。回到家乡后李树利扩班授艺,为当地大平调戏曲培养了大量人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老艺人们逐渐聚集,于1983年成立大平调戏班,聘请洪家班老艺人焦俊生进行指导,开始对外演出。后因经济原因无奈解散。
大平调戏曲艺术植根于民间,深受老百姓喜爱,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但由于剧团演员收入低、年轻演员后继乏人等原因,很多剧目、曲牌、特技等面临失传,大平调这一古老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发展困境。
该镇文东村主任李东生,因其自幼受外公金广汉老艺人及老一辈李树利先生影响,酷爱大平调艺术。为了将大平调这一传统戏曲艺术发展壮大,挽救这一古老的剧种,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积极筹措资金、置办设备,四处联络大平调艺人。2013年8月,范县大平调剧团注册成立,李东生担任剧团支部书记,李双林担任团长,聘请了被称为“大平调国宝”的焦俊生老人为剧团导演。大平调剧团成立以来,每年在周边市县演出约500余场,观众多达百余万人,深受广大戏迷热爱。
濮水悠悠东流去,千载古城换新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和濮州古城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范县大平调——这个传承了数百年,在黄河两岸颇有影响的古老剧种、有着戏曲活化石之誉的文化旅游品牌,正在不断焕发生机、绽放光彩,在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上,必将作出新的历史贡献。(王聪 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