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和往常一样,日前,家住南乐县睢庄村的村民李晓艳,把家里的垃圾打包整理好,放进了摆在胡同口的垃圾桶里。随后,一辆三轮车过来,把桶里垃圾运送到村北三个只露出“脑袋”的大蘑菇——垃圾地埋桶里——这有效避免了垃圾异味四处飘散。
“现在村里可干净了,大街有人扫,垃圾有人收,农村环境不比城里差。”李晓艳说。
这得益于南乐县实施的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去年下半年以来,为切实打造整洁优美、群众满意的生活居住环境,该县创新引进市场化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发展环卫新模式。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队伍去做。在县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投资2500余万元,引进深圳一家高科技环保公司,采取PPP模式进行市场运作,由专业环卫公司全盘负责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政府负责监管。将全县322个行政村、乡镇驻地、乡村道路以及城中村的生活垃圾保洁清运进行全覆盖。该项目试运行仅1个多月,就实现了“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格局,创造了“南乐速度”。
实施专业化运营。根据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需求,科学规划环卫设施布局,大力提高环卫设施的配置和运行标准。每10户农村家庭配备一个垃圾桶,每350人配备1名保洁员,5-6个村配备1辆垃圾清运车和一名保洁管理人员,3-4个村建设一处环保地埋垃圾中转点,每个乡镇配备1辆25吨垃圾压缩车、设立1个项目管理部。全县共投放15000余个240L垃圾桶,配备垃圾运输车100辆、吊桶车12辆、管理车13辆,招聘1300余名乡村保洁员和66名专职管理员。在与第三方运营企业签订的合同中约定,还优先选聘贫困户、低保户等低收入农村家庭成员,先后帮助416户贫困家庭实现脱贫。
坚持规范化管理。环保公司在县城建设了“南乐城乡环卫一体化调度指挥平台”,并设立了项目总部,建设智慧管理调度系统1套,安装车辆GPS定位仪105台、发放管理员GPS定位手持对讲机164部,实时监控车辆行驶、管理员到岗巡查、垃圾桶清空等情况。据悉,该县城乡环卫一体化所使用环保地埋桶已获得国家专利,有效解决运输距离、垃圾恶臭、二次污染等问题,替代了传统的小型垃圾中转站,环卫保洁水平全面提升。
实现事企管干分离。成立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环卫工作的监管和制度完善等工作。把县乡村垃圾保洁三个主体转变为一个主体,政府从执行者变为监管者,由“运动员”变为“裁判员”,彻底扭转“自己定标准、自己去运行、自己评自己”的低效率、低标准工作局面。资金保障坚持“县乡财政兜底”原则,将乡村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资金,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年度财政预算,建立县乡村环境卫生服务费分担机制,设立县乡村三级环境卫生服务费专用账户,县乡财政按照70%和30%的标准分担,农村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每年收取一次,并报县、乡农民负担监管部门进行审批,有效调动群众参与农村垃圾治理的积极性。
“现在,我们四五个人只需要在‘幕后’制定规则、完善机制,对他们进行监管就行了。具体的事情就交给市场去做,不仅专业,能保证效果,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成本浪费。”该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负责同志说。(冯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