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商丘,长眠着中华“火祖”燧人氏,供奉着“火神”阏伯,这里是中国火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火文化之乡。燧皇陵与阏伯台,成为商丘独特的火文化景观。
燧人氏是见诸中国文献记载的第一位人文始祖,是三皇中的第一皇。燧人氏与火文化,是商丘地域文化——商宋文化的根脉,也是中华本源文化、中华民族之根。
商丘,火文化之乡
2006年4月,中国首届火文化研讨会曾在商丘市睢阳区召开,与会30多位专家就燧皇陵在商丘达成了共识:
一、燧人氏是见诸中国文献记载的第一位人文始祖,是三皇中的第一皇,创立结绳纪历和信风历,命族为风姓,族下分氏,演化为后世的历史各民族和当代中华各民族、当代万家姓,是中华本源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根。风姓的确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姓氏起源。
二、燧人氏发明的人工取火,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火的使用,使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从此,人类可以熟食,有利于从食物中吸取更多营养,可以方便御寒以及防御猛兽侵袭。
三、人工取火的发明和火的使用,使此后许多重要的发明成为可能。中华火文化催生了火耕、火陶和青铜文化,催生了金属工具的产生,提高了生产效率,燧人氏是世界上唯一有史料记载的人工取火的信史人物。
四、燧皇陵在商丘,商丘是古黎丘,是燧人氏作为天皇时在瞿水、睢水流域的中心都邑。睢阳拥有深厚的火文化底蕴。
2007年,商丘市睢阳区正式启动了中国火文化之乡的申报命名工作。2009年2月16日,商丘市睢阳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火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火文化研究中心”。
什么是火文化?
火文化,是指以火命名的文化,是以火为主的“人文意识的定向物化”。火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且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的根源性文化。
可以想象,没有火的发明,人类的生产、生活将会是另一番情境:没火熟食,只有茹毛饮血;没火照明,只有与黑暗为伴;没火取暖,只有忍耐寒冷;黑暗之中,面对野兽的偷袭,没有火的相助,只能任其宰割……人们在与自然的抗争和生活的实践中发明了火,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世代相传,沿袭至今,且不断推陈出新,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燧人氏,中华文明第一人文始祖
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成为了见诸中国文献记载的第一位人文始祖。
通常言古史者,必言“三皇五帝”。“五帝”尚在“三皇”之后,人们多公认“三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之名不见于经,组成亦有不同说法,但《尚书大传》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风俗通引》、《古史考》等古籍亦持此说。
皇甫谧《帝王世纪》载:“太吴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三坟》云:“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从上述等古籍记载,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到:其一,燧人氏是伏羲氏、女娲的“父”族;其二,燧人氏是伏羲氏先祖,也即当之无愧的“三皇之首”;其三,伏羲为华胥氏之子,实即为燧人氏之后;其四,燧人氏、伏羲氏都为风姓。
商丘与睢阳,是中国火文化之乡,是历史的恩赐。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实现了“人猿相揖别”,推进了人类的文明。
不管燧人氏位列三皇之首与否,不管燧人氏在伏羲、神农之前或者之后,但其发明钻木取火的功绩不容抹煞,既为三皇,同是华夏民族供奉的祖先。虽然,商丘睢阳是火文化的发源地,但历史证明,火文化是中国的文化,世界的文化,人类的文化,并非一地所拥有,理应不断弘扬光大,让这种文化的福音带给整个人类,使其产生愈加重大深远的影响。
燧人氏及三皇,中华民族的根脉和源头
文化人类学家王大有提出:“燧人氏钻木取火是人类文明之火,中华圣火启发了人类新纪元。”并提出,五帝源于三皇,三皇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的源头。
王大有认为,说起中国史,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编年体的通史著作,首篇是《五帝本纪》,以黄帝、颛顼、喾、尧、舜为五帝,《史记》开了“胜者王侯,败者贼寇”的修史先例,排除炎帝和蚩尤,称他们为暴虐贪心,是不实之辞,是“道为天下裂”之始。从此在中华史乘上“黄帝一系”是汉民族的祖先,而失利的民族炎帝、蚩尤、共工、太昊、少昊等三苗九黎、夸父,以至包括神农第八世榆罔,都被贬称为四夷,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成为方国、行国,经常站在中原汉族中心正统的立场视他们为“入侵的敌国”。所以才把中华民族史上的清(满族)、元(蒙古族)、辽金(契丹族、女真族)、匈奴(炎帝鬼方俨狁氏),以及氐羌、羯,称为“胡人”,异族,历史上的“夏夷之争”皆是由此惹起的,这些民族不认同黄帝,但都称是中华子孙,他们尊奉伏羲、娥皇、炎帝、蚩尤为祖先。
五帝,是中华民族风姓支派,不是源,不是人文始祖。五帝源于三皇。炎帝黄帝的祖先是有典氏,蚩尤的祖先是伏羲氏,伏羲氏的祖先是华胥氏,华胥氏的祖先是燧人氏玄女氏。三皇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的源头。中华民族诞生的标志是中华第一姓——风姓的确立。风姓是由三皇的第一皇燧人氏确立,又由人皇伏羲氏传承,再传农皇或地皇神农氏炎帝,五帝是风族风姓的支派。
从三皇看中华民族是同祖同源一姓一脉一根一元,并非“多元一统”,一个源头便是一元。从五帝看中华民族,是同源分流为多支,仍为兄弟,也不存在“多元一统”。考古学上的“满天星斗说”“多元会集说”只看表面局面,不看文明基因实质。
五帝文明是同源分流的兄弟文明。首先要明确同源是源于同一风姓,分流是风姓氏支十部各有传人和领地。五帝中姬姓黄帝是风姓方雷氏、雷泽氏的支派;金天氏赢姓氏少昊帝,高阳氏颛顼帝,高辛氏陈姓帝喾,尧舜禹等帝,他们都是风姓的氏支。
燧人氏及其传人,建立了原生态中华文明
天皇燧人氏确定了天地之中天齐,才有“中华”一名的来历。燧人氏的一大贡献是确立天地中央。地理上在北纬34°23′到24′之间,有一条线叫天齐线,这条线被视作中国的“天地之中”。上古的商丘作为燧人氏都城,就建在这条天齐线上,而且居于正“中”。
三皇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奠基者、首轫者。我们把燧皇的旗帜打进去,把三皇的旗帜打进去,是中华各民族大团结的最佳国策。由于燧人氏可以是是我国许多个民族共同的根,无论从文脉、根脉、血脉还是血统来说,末了都要归结到燧人氏。
中华各民族最底层的文明基因,至今所保存着的,就是燧人氏弇兹氏及其传人建立的原生态中华文明。
三皇文明与五帝文明的区别在于,黄帝以前天下不征而治,黄帝以来天下征伐而治,也就是黄帝开了以斗争和武力征讨得天下的先例,然后再辅以文治,先武后文,于是出现了同根一祖同源文明的分流,出现了胜利民族与失败民族的为难,以及两种截然相反的文明价值评判体系与文明序列,于是导致了博得中原中央统治权的支流王族和遗失中原的中央统治权的非支流的边疆荒服民族,发展为历史上和现代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都是原来的族姓和族氏的发展繁衍。五帝时期各族是三皇风族的十局部支,也是同根一脉的。
那是否能够说当代中华民族是同根一祖、万姓一家呢?
上古时只有族才拥有姓,族壮大后册封为氏,这些姓和氏发展下去就是宗族、部族以及此日的“民族”,看待集体来说,他们部族的称号转为此日的族称;看待个别来说,他们部族的称号又转为姓氏,单姓或复姓。这是大中华的民族史学观。我们应建立同一祖先同一文明的根脉、同一家园的新的大中华一统观。中华好大一个家,家中成员都是同祖分流的兄弟姐妹。(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