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以法之名守护文化根脉

2023年10月28日13:09

来源:安阳融媒

  牢记领袖嘱托 感恩加压奋进

  以法之名守护文化根脉

  安阳融媒记者 侯沛丽 任贵伟

  巍巍太行,钟灵毓秀;汤汤洹水,萦绕古今。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践行嘱托,感恩奋进。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视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要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年来,安阳检察机关牢记领袖嘱托,勇挑担当之责,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工作的基本价值追求,扎实开展了“政治强基铸魂、守护古都文脉、为文物保护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检察动能”等活动,在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推出更多安阳经验和样本。

  公益诉讼保护损毁渠道

  让渠水长流精神永在

  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勤劳勇敢的安阳林县人民用“一锤一钎一双手”,历经十年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谱写了一曲改天换地的战歌。

  如今,红旗渠水依然蜿蜒流淌,滋养着一方百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也和流淌不息的渠水一样传承至今。

检察官在红旗渠沿线巡察河道情况(通讯员 何妍 摄)

  安阳检察机关立足红旗渠红色水利遗产特点,将法律监督触角延伸至其灌溉功能,确保红旗渠文化提升和社会价值提升。

  红英干渠是红旗渠一干渠和英雄渠交汇后形成的一条分支渠,也是安阳林州南部多个乡镇农田的重要灌溉渠道。2021年11月,沿太行高速公路安阳段项目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对红旗渠红英南北分干渠多处渠段造成截断或损毁,且长时间内未予修复疏通,严重影响周边乡村的农田灌溉。

  2022年11月,安阳检察机关和长治检察机关建立“红旗渠及其源头保护”协作机制。依托该协作保护机制搭建的信息互通平台,承办检察官收到线索后,立即调取涉案地区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照片,组织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文物保护专家实地查看,确认红旗渠红英南北分干渠4处渠段造成损毁,总长度达387米,已经对附近3个乡镇23个行政村1003公顷的农田灌溉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使被毁渠段尽快得到有效修复,今年2月27日,林州市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部门公开宣告送达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督促责任单位整改,切实维护好红旗渠文物安全,保证水利工程效能。”林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焦琰告诉记者,“经跟进调查,目前,被毁坏的4处渠段的修复和改道工程已全部完成,能够正常通水。”

  这只是检察机关发挥监督职能保护红旗渠的一个缩影。针对红旗渠一干渠周边村庄、农家院向渠内排放生活废水,一干渠沿线多个非法养殖场影响周边环境,红旗渠曙光渡槽桥墩开裂等问题,林州市人民检察院分别向所涉及的村、镇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均得到彻底整改,达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大数据守护殷墟文化

  让文物犯罪无处遁形

  文物诉说过往、启迪未来,纵然历经岁月沧桑,文物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安阳市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用法治为殷商文物撑起“保护伞”。

  殷墟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的青铜簋、青铜鼎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在中国青铜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一些犯罪分子在暴利驱使下,视涉文物犯罪为“生财之道”,致使许多珍贵文物下落不明。

  作为殷墟属地上的检察机关,殷都区人民检察院把守护古都文脉当成重点工作。今年,该院成立数字检察创新办案团队,研发了涉文物犯罪漏罪漏犯类案监督数字模型,便于发现漏罪漏犯线索,重点关注盗掘案件中文物的去向,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固定证据,对盗掘人员、倒卖人员、收购人员依法全面打击,彻底摧毁文物犯罪的利益链条,实现不漏掉一起犯罪事实,将追缴文物工作贯穿整个办案过程,为国家挽回损失。在已判决的涉文物案件中迅速筛查出涉及28名服刑罪犯遗漏的35起犯罪事实,批量移送公安机关侦查漏罪。引导公安机关追缴文物或侦查文物去向,已为国家追缴包括二级文物在内的涉案文物2200余件。

  数字是简单的,但数字背后是安阳检察机关为文物保护付出的实际行动和努力。安阳检察机关牵头与多部门联合建立殷墟保护行政与司法联动协作机制,共同推动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实现了文物犯罪“治罪”与“治理”并重。

  办案团队通过数字赋能,挖掘线索、比对信息,精准锁定王某某为倒卖文物案的当事人。

  “王某某倒卖文物案共追缴青铜器37件,这个案子能够顺利侦破、移送审查起诉,得益于我们监督数字模型的助力。该模型在全省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中获得三等奖,被立项在全省范围内推广。”10月20日,殷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学东自豪地说。

  “王某某到案后,拒不承认其收购文物具有牟利目的。法院一审判决王某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我们借助监督数字模型,全面审查证据,确定王某某倒卖文物具有牟利目的,精准定性提出抗诉,最终,法院采纳了我们的抗诉意见,对王某某作出改判。”承办检察官介绍,除了从严打击倒卖文物行为,针对办理案件中发现的殷墟遗址安全监管、文化层破坏及土层修复等后续问题,检察机关还强化职能延伸,及时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提升治理效能,有效预防涉文物犯罪。

  全方位提供法治保障

  让耕地回归耕地属性

  “感谢检察机关为老百姓解决了难题,要回了土地,俺再也不去上访打官司了!”10月19日,安阳市北关区民航路街道西见山村村民张要龙见到承办检察官索为民时,紧紧握着他的手,感激地说。

  事情要追溯到2010年9月。包括张要龙在内的14户村民与西见山村委会签订土地使用权流转协议,委托村委会将自己的承包地统一对外出租。没想到的是,某企业租用村民的土地后并未用于农业生产,而是硬化地面、修建房屋。张要龙等人十分不满,多次提起诉讼,要求清理建筑物并实现土地复耕,但均未得到解决。

  为切实保护农用地资源、消除信访隐患,北关区人民检察院能动履职,梳理长达10年的耕地诉讼纠纷案件材料,查明了14户村民共计3.13公顷农用地被企业非法占用进行非农建设的事实。2022年3月,北关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得到法院支持,对案涉农用地的复耕情况现场督促整改。截至目前,3.13公顷农用地均已具备复耕条件。

  这是全市检察机关保护耕地资源、助推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在红旗渠精神感召下,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了“保障农民权益”和“守牢耕地红线”专项行动,全市共办理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45件,向法院发出40件检察建议,向自然资源部门发出7件检察建议,涉及各类土地合计20.63公顷,以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和历史文化古都建设检察17条举措为着力点,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法治保障。

  “安阳检察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按照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依法能动履职,强化协作共治,为红旗渠及其源头保护、文物保护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安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红伟说。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