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不尽 是殷墟

2023年11月14日20:55

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

  牢记领袖嘱托 感恩加压奋进

图片

  ■殷墟■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

  100多年前的世纪之交,清代学者王懿荣在一种被称为“龙骨”的中药材上,发现了细小的刻画。这些神秘的符号经专家考证,被认定就是中国已发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安阳,以一片甲骨震惊天下,唤醒了一个沉睡千年的王国,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佐证。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他还强调,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时至今日,殷墟未解之谜俯拾即是,持续揭示的新成果不断给世人带来惊喜。

  阅不尽 是殷墟

  安阳融媒记者 李慧

  “大邑商”面貌越来越清晰

  一片甲骨惊天下。

  1928年,中国考古工作者董作宾首次在殷墟进行科学考古发掘,拉开中国现代考古学序幕。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图片

殷墟一景(资料图)

  殷墟遗址虽历经近百年考古发掘,但时至今日,未解之谜仍俯拾即是。近年来,在传统认知的洹北商城、殷墟区域之外,不断有新的重要考古发现,特别是与洹北商城同时期的陶家营环壕聚落、与殷墟大体同时期的辛店超大型铸铜作坊遗址的发现引发广泛关注。陶家营、辛店、邵家棚等遗址如同殷墟不同等级的“卫星城”,它们的发现大大突破了传统认知的殷墟范围,也呈现出三级甚至更多的聚落结构形式。

  随着对安阳殷墟的全面发掘,考古工作者持续解锁新成果,不断给世人带来新惊喜,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

  2022年11月,洹河北岸新发现一条大型东西向道路,殷墟内部的道路系统不断被揭示出来,殷商时期城市布局和族邑分布日渐清晰。

  今年3月,“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已是殷墟第三次获得该项荣誉。

  “殷墟是研究夏商周三代的关键一环。经科学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为研究商代历史和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力证。所以我们说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圣地,能够来到殷墟进行考古工作是每一个考古人的梦想。”10月9日,在殷墟王陵遗址,24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王梦恒说。2022年5月,他来到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世山主持的殷墟王陵区工地,开始参与殷墟考古工作。

图片

俯瞰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资料图)

  殷墟遗址内,现存有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及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数以万计的精美文物,它们共同构成了殷墟丰富的文化内涵。“殷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考古工作的点滴进展都是在不断深化对商代以及中国古代文明的认知。我们提倡文化自信,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认为这种文化自信就源自我们延绵不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而考古学恰恰能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的实物支撑。”王梦恒说。

  殷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起点和基石,一代代考古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从甲骨文、青铜器、古车马等一件件文物中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勾勒文明发展脉络。

  全力构建殷墟大保护格局

  殷墟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在这里出土的甲骨文是商王朝占卜的记录,是中国已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保护好殷墟就是守护中华文明根脉。

图片

殷墟车马坑(安阳融媒记者 曲海庆 摄)

  “殷墟遗址总保护范围29.47平方公里,其中,重点保护区14.07平方公里、一般保护区8.63平方公里、建控地带6.77平方公里,涉及殷都区、龙安区、北关区3个区,11个乡(街道)、66个村(社区),常住人口13万人。”殷墟管委会文物保护局副局长陈鹏介绍。殷墟遗址保护区范围大,保护区内自然、人文环境比较复杂,为此,在殷墟遗址保护区划内,2650个高清摄像头24小时运转,可随时出动的监控无人机、“智慧殷墟巡更系统管理平台”等共同构建起“空地一体”智慧防控体系,实现了对殷墟遗址保护区范围内全天候、全覆盖、无盲区的监控。

  如果说强大的科技手段提升了整个殷墟遗址保护区的安全防范能力,那么,深入乡村百姓之中的人防则使整个殷墟保护立体防护网更加坚密。

  近年来,殷墟管委会通过“一级网格抓总,二级网格抓细,三级网格抓实,四级网格抓具体”的网络责任体系,将辖区内66个村庄划分为178个四级网格,并通过文保和法治宣传等形式,在全市营造保护殷墟的良好社会氛围。

图片

殷墟碑林(安阳融媒记者 曲海庆 摄)

  “殷墟是珍贵的不可再生文化资源,保护它是每一个安阳人的责任。”张鑫是殷都区铁西路街道平原社区的文保专职干部,每天一大早,他都要巡查自己负责的保护范围。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守护殷墟,管委会为每名网格员和巡查员配备了“守护殷墟”专用手机,如果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异常,可以通过专用手机拍照上传信息,平台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反馈至文物、公安部门。据统计,自殷墟文物保护网格体系建立以来,各网格员日常巡查并及时上传巡更平台各类问题226起,实现文物安全关口前移,处置有力。

  “在全市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通过‘网格化分级’管理、‘行政+司法’联动保护、‘人防+技防’立体防控、‘震慑+引导’群防群护体系建设,殷墟大保护格局已逐渐形成。”殷墟保护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邓兴华介绍,2021年10月,新修订的《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殷墟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的矛盾困局,为加强遗址保护、考古研究、展示利用工作提供了法律遵循。

  牢记领袖嘱托,守护殷墟安全。今年7月,殷墟保护案例《健全文物安全保护体系守护世界文化遗产》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国家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入围案例,是全省唯一入选案例,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

  创新让文化“活”起来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短剧《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如期上演。在古朴悠扬的乐声中,游客化身百余年前的小屯村村民,和金石学家王懿荣一起见证了发现甲骨文的全过程。

图片

短剧《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演出(安阳融媒记者 曲海庆 摄)

  “景区设置的这些小节目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代入感很强,让书本上原本平铺直叙、遥不可及的故事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四川游客段雅玲告诉记者,文史类景区大多依靠讲解,而这样的演出更加生动活泼,也可以增强观展的趣味性。

  “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故事‘活’起来,让殷墟文化走向社会、走向每个家庭、走进你我心中,我们一直在思考。”殷墟景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飞说。为了让游客通过沉浸式体验从不同历史时间维度了解殷墟、感受殷商文明,近年来,景区一直在进行一些尝试。今年“五一”假期,殷墟景区策划了“商人福地”主题古装巡游,以大家喜闻乐见的舞蹈为载体,还原了武丁妇好大婚、大祭司甲骨占卜等场景;国庆假期,策划了群舞表演+情景剧《迎宾+祈福》,为游客生动形象地演绎了傅说拜相的故事,把商代武丁时期的社会制度鲜活地呈现出来,让游客在这里品味厚重河南,读懂中国。

图片

甲骨文长廊(安阳融媒记者 曲海庆 摄)

  “为了实现景区品牌化、年轻化、国际化、形象化的更新目标,让景区和文物更贴近观众,今年,殷墟首个虚拟代言人形象发布,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亚长牛尊化身热情、开朗,充满正能量的卡通形象与游客见面。”王飞说。对于历史文物,活化利用才是最好的传承与保护。因此,景区不断激活殷墟文物资源和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将遗产转化成时尚、有趣的文化产品,以接地气的形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使殷墟乃至商代文化可体验、可认知、可应用、可分享,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

  项目联动助推文旅发展

  洹河北岸,一座以青铜色为主基调的“鼎”形建筑气势恢宏、惹人注目。它就是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项目和灵魂工程——殷墟遗址博物馆。

  殷墟遗址博物馆总投资10.6亿元,占地面积17.7公顷,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建成后的它将成为国家文化地标,全方位展示辉煌灿烂的殷商文明,成为国际先进的文物考古研究中心和文物保护基地、国际先进的文物展示中心及中华文化国际交流传播平台、国际先进的旅游服务中心和文化产业创新平台。

  “目前,殷墟遗址博物馆主体结构验收已完成,室外工程及内部展陈等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中,即将建成开馆。”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介绍,“馆内的展陈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在展示方式上,突出‘四个注重’,注重透物见人见事、注重多元融合呈现、注重凸显故事趣味、注重增强沉浸体验。”

  除了殷墟遗址博物馆之外,在殷墟保护区内还有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作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配套服务项目,小镇项目的建设丰富了殷墟主景区的内容,实现了主景区的文化延展及全要素业态配套。

  今年国庆假期,“洹河夜游”项目火爆程度有目共睹。“白天在殷墟参观,傍晚在文旅小镇品尝美食,夜晚去洹河边沉浸式感受殷商风采,这绝对是一个绝佳的旅游体验。”石家庄游客袁东对殷墟集群式开发的方式赞不绝口。

  如今,依托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优势,殷墟已从“一点独秀”转变为“多点开花”。

  “中原文化殷始创,观此胜于读古书。”殷墟看似只是一个朝代都城的遗址,实则是一本赓续中华文明的必读之书。藏在这里的文明密码灿若星辰。

  阅不尽,是殷墟。


编辑:张龙(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