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现在流行电子秤,使用杆秤的人少了,可我想着老手艺不能丢,就精心制作出一些黄檀木的杆秤当做工艺品卖,没成想真的有人买,还有不少人下订单。”3月17日,在鲁山县张良镇国道329边的一家衡器专卖店,今年59岁的张结实说。
张结实高中毕业,1984年时到鲁山县城跟着一位姓张的师傅学做杆秤,三个月后出师,回来后就在张良街上开了个衡器店,自己制作杆秤售卖,算下来这门手艺已坚持三四十年了。在20世纪杆秤流行的年代,张结实的衡器店一年能卖出去1500多根杆秤,有时他一个人自己做不出那么多杆秤,还得从别的地方进货。
“制作杆秤很麻烦,从把一根方木条手工刮圆刮直,在粗的一端钉秤纽,然后校秤、等分找秤星、钻眼钉秤星、用水磨光秤星和木杆、上色、晾干后用细砂布磨光、打蜡、最后再用光珠抛光成型,一根杆秤得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呢。”张结实说。
张结实介绍说,秤砣是有一定标准的,秤杆长度也有一定的标准,以前最小的杆秤能称重6斤,秤砣6两;最大的杆秤称重300斤,秤砣9斤。目前大部分杆秤都是卖给收废品的人用了,因为收废品时携带方便,也容易称重各种形状的废品。
“人们常说的枣木杆秤,其实是桃木和杏木材质,因为枣木不适合做秤杆;桃木和杏木上色后颜色红紫,所以普通人都误以为是枣木了。”张结实说。
张结实还介绍说,杆秤除了有实用性外,在国人心目中还有“称心如意”的含义,所以在古代就有人把它当做工艺品收藏。“杆秤市场没落后,这几年我特意使用材质更加坚实耐用、不吸油(以前人们卖肉或油膜时不会影响计量精度)的黄檀木制作杆秤,一年也能卖出去上百根,其中有一根杆秤是客户特意订制用来收藏的精品,卖了300元呢。”张结实说。
“鲁山县沙河南就我一个人还在坚持这门手艺,现在我也会抽空精心制作出一些‘工艺品杆秤’推向市场,如果有人想传承这门手艺,也可以到我这里来学习。”临别时,张结实诚恳地说道。(陈以显 乔新强/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