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碧波荡漾,每年春天我们几家都会组团到临沣寨转一转,下午计划再去冢头镇李渡口村游一游。”3月22日上午,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景区人来人往,碧绿的河水、金灿灿的油菜花、粉嘟嘟的桃花等,让游客应接不暇,来自平顶山市湛河区九里山街道到居民李芳芳一边赏景一边高兴地说。
临沣寨已有约600年的历史,得益于“千万工程”经验的实际运用,环境得到提升,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游人如织。
近年来,郏县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发力点,把推动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提高为主题主线,在乡村科学规划、富民产业发展、乡村基层治理等方面破题攻坚,着力探索彰显特色、协同高效的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新路径。
遵循“因地制宜、因村发展”原则,该县坚持科学规划,推动共同发展,编制《郏县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13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完成89个试点村庄的实用性规划以及除城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外的338个村“两图一书”管控规划,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三条红线”,明确村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实现“多规合一”、套合衔接。
该县差异化定位,精准把握地域风貌特点、资源文化禀赋,发挥城镇联城带乡关键节点作用,从顶层规划有效规避乡镇同质化、内耗竞争,擘画“一乡一品、一村一韵”生动图景,推动协同互补发展:支持茨芭镇、冢头镇、堂街镇等人口相对集中、距县城较远的乡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中心镇区;支持白庙乡、王集乡、渣园乡、广阔天地乡等距县城较近的乡镇增强服务功能,配套城区建设;支持姚庄回族乡、安良镇、长桥镇、薛店镇等有生态、产业优势的乡镇,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型、旅游型、商贸型和特产加工型乡镇。郏县制度化定责,探索建立“乡级规委会+综合执法”工作模式,成立13个乡镇规划管理委员会,明确宅基地农户申请、四邻意见书签订、村“两委”审核、乡级规委会审批程序;出台《村民自建住房建设管理规定》等,加强农村工匠队伍培训管理,预审管控新建房屋样式、风格、地基、层高、房高等元素,确保整体风格协调;成立377个村级控违队,常态化巡查监管施工活动,依法组织拆除“双违”建筑,腾退“一户多宅”;搭建“两代表一委员”议规平台、网格化三级管理平台和“乡镇规委会+综合执法队”联动平台,强化日常监管,保障制度落实。一系列举措的实施,逐步解决了乡村建设缺乏合理规划、村庄建设“只见新房、不见新村”、违章建筑屡禁不止等顽瘴痼疾。郏县的典型经验作为素材融入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该县抓住并放大郏县红牛跻身全国八大良种黄牛行列、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入选首批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品质品牌优势,坚定不移走“全链、专营、高端、品牌”发展道路,持续推动扩群增量、迭代提质,叫响红牛金字招牌,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全省养牛大县培育县,建成省级郏县红牛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得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支持,郏县红牛研究院被列入中原农谷种业创新体系,全县以红牛为主的肉牛存栏达10.4万头,总产值80亿元,初步形成集研发、育种、饲养、屠宰、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链;通过“龙头企业(养殖场)+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880余万元,带动脱贫及监测对象3197人,年均增收610余万元;提升黄色烟叶品质,依托全国“山儿西”烟生产基地、全省烟叶种植核心县产业优势,探索“烟粮间作”模式,年度落实烟叶种植面积10.3万亩(1亩≈666.67平方米),完成烟叶税收7168万元,烟农直接收益3.26亿元,亩均收入达4460元,实现了县乡增财力、群众得实惠的双赢局面,打造全省烟叶核心产区示范县迈出坚实步伐;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坚持“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强力推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服务深度融合,做足“土”的文章,叫响“特”的品牌,延长“产”的链条,全县现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发展果蔬菌10.8万亩,保有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32个,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一、二、三产业互补、农文旅融合、农工商互动的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该县深化乡村治理,推动共同提升,把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治理的第一步,建立“县级统筹、部门主导、专班推进、挂图作战、镇村整治”联合推进机制,聚焦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道硬化、河沟清淤、村庄绿化、下水道建设、三线入地、户容提升等基础工作,深入开展“百村千巷万户”示范创建,创新实施“干部带头、村民筹资、义务投劳、乡贤募捐、集体补贴、项目助力”的乡村建设“闫楼模式”,统筹解决“资金哪里来、工程谁来干、项目咋整合”等问题,现已申创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5个,打造市级和美乡村示范片区1个、示范镇区2个、示范村8个、网格样板点50个、和美庭院示范户500个;坚持把“农民所需的”和“政府要做的”有机结合起来,健全完善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法,充分发挥试点带动突破作用,积极争取并推动“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全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省美丽乡村重点县、全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等国家级、省级改革创新试点20余个,通过试点带动、创新驱动,进一步实现城乡水、电、气、网一体化建设,县乡村公共资源梯度配置,有力突破了城乡二元格局:聚焦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联动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设立“说理堂”“微信群”等调事监督平台,推进乡村民主自治,已实现县域村(社区)协商平台全覆盖;实施“三个一”工程,在全县各村(社区)建立“一警、一员、一人、一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壮大法治服务力量,已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9个;开展“夸媳妇·贺娘家”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现场会、“五美庭院”“家风润万家”等评比活动,选树最美家庭市级以上26户,其中国家级1户,“好媳妇、好婆婆”20名,发挥德治教化引领作用:全面整合信访、司法等部门,成立县级“十智融合”平台1个、乡级“六位一体”综合治理中心15个,实现数治支撑、赋能治理。(张鸿雨/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