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融媒记者 邓娴 高倩
3月22日傍晚,殷墟博物馆“夜场”如约开放。
夜如昼,人如潮。千里宾朋,家乡亲友,扶老携幼,前来赴约。“天邑商”内,再话当年。
博物馆外,等待进馆的队伍如长龙,但秩序井然。博物馆内,游客聆听着商文明的历史回响,触摸着商元素各款物品,品味着甲骨文面、甲骨文咖啡,在古与今、时与新的交汇中,延续和传承着殷商文脉。
与古为新
城市“会客厅”里续文脉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会客厅”。而殷墟博物馆这座安阳“会客厅”正在释放出独特的文化吸引力。
随着殷墟博物馆“0元票”名额由1000人增加至2000人,越来越多的游人相约到殷墟博物馆“打卡”。游客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身着汉服的孩子、坐轮椅的残友、朝气蓬勃的学生,还有慕名前来的外埠游客。沉浸式数字化体验展厅内、裸眼3D大屏前……到处都能看到拍照留影的游客。
坐着轮椅观展的訾嘉懿是一位设计师,来自北京。“殷墟博物馆科技感十足,展陈布局也很科学。我是工作之余来这里寻找设计灵感的,通过参观,有了不少收获。”訾嘉懿告诉记者,他对历史文化很感兴趣,之前就来过安阳,很喜欢这座城市。
家门口的博物馆一定要去看看,这是了解家乡文化的重要窗口。“家门口有了这样恢弘大气的博物馆,非常自豪。今天有幸领到了‘0元票’,很高兴,感谢政府的惠民政策。”80岁的陈乃风对记者说。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不久的王珂告诉记者:“白天要上班,只能晚上来。我转了两个场馆,果然很震撼。”
殷墟博物馆也承载了很多安阳人的记忆。“看!这不是咱们家吗?”在“世界的商文明”展厅,一位男子指着墙上的大幅资料照片对家人说。说话的人名叫苗高华,原本住在殷都区花园庄。当他还是没成家的年轻小伙儿时,为支持殷墟申遗,他家第一批搬离了老宅。“如今这里建成了殷墟博物馆,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讲述着殷商文明。今天我们一家人一起来参观,没想到能看到当年的照片,非常惊讶,也非常高兴。殷商文明应该被更好地保护起来,应该被更多人知道。”苗高华感慨地说。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免费开放的殷墟博物馆,承载着无穷的精神力量,点亮了无数游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正在上六年级的孙诗淼一边看展一边给奶奶讲解。她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是我第二次来了,每次收获都不同,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下次和同学再来。”“‘王子日记’、妇好雕像、亚长的一生……声光电的先进技术、呈现于眼前的种种细节,让久远的商王朝更加真实,也让我对那个朝代的认识更加立体丰富。”游客韩楹说。
文化赋能
文创产品闪“新星”
在礼文宫文创展区,青铜纹饰手链、商纹饰珐琅项链、甲骨文钥匙链、亚长牛尊冰激凌、甲骨文面等文创产品如闪耀的星星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游客走着看着,看着念着,念着品着,不知不觉中,商元素文创产品一跃成为“文创界”的“新星”,实力“圈粉”。
文创展区最受游客欢迎的莫过于盖章“打卡”。在盖章区,后母戊鼎、虎纹等各款印章在年轻游客的手中轮换不停。来自郑州的大学生周致远和朋友在甲骨文笔记本上一页一页地盖章。他说:“我每到一个博物馆先盖章,印章承载着博物馆最亮的文化元素,也最有纪念意义。”
礼文宫文创展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盖章的甲骨文笔记本、甲骨文钥匙链、纪念章等深受消费者青睐。”正说着,一位游客选了一个粉色的殷墟陶猪公仔来结账。这位游客说:“这个捏起来软软的,很可爱,买回去留个纪念。”
来殷墟博物馆,能回忆的不只是看得见的物品,还有舌尖上的美味。在这里,子飨餐厅里飘出的饭香让人留恋。
“哇,面上写着甲骨文!”看着刚上桌的甲骨文面,游客许心爱忍不住惊叹出声。她告诉记者:“就是奔着这碗面来的,尝一口,品到的不仅有饭香,还有浓浓的文化味。”
子飨餐厅负责人张海波告诉记者:“我们用可食用的墨鱼汁在面上写字,每根面上的甲骨文字都不一样,有大吉大利、日进斗金、吉祥安康、上岸成功等,都是对游客的祝福。除了甲骨文面,目前我们推出的文创美食还有牛尊蛋、‘鼎’好大米、甲骨文咖啡。我们还在尝试新的文创美食,尽力以舌尖上的美味让游客感受殷商文化魅力。”
在三楼休闲区的甲骨文咖啡屋,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子微点了一杯甲骨文咖啡慢慢品尝。咖啡上拉花出甲骨文“猪”字图案,瞬间提升了咖啡的文化韵味。“咖啡到处都能买到,但带有甲骨文的咖啡只有这里有,很独特。”李子微笑着说。
独特的不只是美食美景,殷墟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每片甲骨都是独特的,都是走近商文明的重要载体。
独特的大邑商,怎能错过?来吧,以“商”之名,共赴一场文明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