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区+“国潮”!图书馆+VR!安阳“宝藏”地都在做加法~

2024年05月04日21:45

来源:安阳融媒

图片

  汉服旅拍+贴心服务

  老街区打开“流量”新密码

  安阳融媒记者 高倩文/图

  5月3日,风和日丽,记者走进安阳市的县前街看到,国潮文化、汉服妆造的招牌一个接着一个,古街上随处可见身着汉服、装扮精雅的游客。他们或是手持团扇的清秀女孩,或是神采奕奕的俊朗男生,或是天真烂漫的孩童,也有装扮整齐、在古街打卡的阿姨。

  自街区开放以来,这条有着650多年历史的古街汇聚了特色餐饮和文化元素,是我市民俗文化的重要展示区域。如今,县前街以“汉服+古城”为切口,推动安阳“汉服热”加速升温。

图片

图片

  国潮文化为老街添动力

  从县前街街头走至街尾,短短300余米,分布着13家汉服馆。优美的线条、古朴的纹样、精致的配饰、典雅的设计……在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开业的汉服馆中,处处可见时尚与传统融合、青春与古老共鸣。

  走进这些汉服馆,家家皆是顾客盈门,店员与化妆师正忙着帮顾客挑衣服、换装、上妆、盘头。“一会我们去哪里拍照比较好看?”“放心吧,这条街古朴雅致,街景与古装最搭,一定能拍出您满意的照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袭粉色纱衣、头戴金色发簪,搭配粉色发饰,刚扮好古典唐装美人的焦胜泽手挽裙裾,正在等候室友。“我是本地人,在新乡读大学,因为室友没来过安阳,趁着放假带她到县前街体验汉服妆造,再到古城里拍照打卡。”她说。

  假期的县前街热闹非凡,有装扮一新等着摄影师拍照的游客,有呼朋引伴在街上拍照游玩的年轻人,还有带着孩子前来换装打卡的亲友团。“汉服不仅是传统服饰,更是文化符号。近年,汉服爱好者数量持续增长,在许多热门景点,汉服都是随处可见的‘流量密码’。”一家汉服馆的工作人员说。

图片

  今年2月,为打造汉服与国风文化聚集地,拓展产业链,给古街增添新动能,安阳古城公司在街区引入一批汉服馆,经过前期筹备,都赶在“五一”假期前开门迎客了。“最近,这些汉服馆的营业额都在万元以上,已基本形成规模。只要大家想到汉服、换装、旅拍,就会想到县前街。”安阳古城公司负责运营的副总经理李娜介绍。

  县前街的“汉服热”不仅带火服装租赁生意,还衍生出许多后期服务,带动了相关产业。“今年春天,县前街的汉服妆造产业逐渐火了,平时有两三名妆造师在馆内值班,游客多时,我们会叫人‘增援’。等我出师后也会从事这一行业。”在一个院落里,刚闲下来的实习妆造师郭紫琰告诉记者,这是所培训学校,对外提供汉服妆造服务,也培训妆造师。平时,他们不仅学相关历史文化,还学习化妆技巧,通常要两三个月就可以学成。

  安阳元素融入新兴产业

  头戴簪花,选一件精美的云肩,搭配一袭马面裙,再经妆造师一双巧手“描眉画鬓”,不一会儿,一个个明艳的古典丽人便出现在眼前。

  “如今,最流行的就是簪花与战国袍了。只今天上午,我们就做了几十个簪花造型,准备的几十箩筐簪花已所剩不多。”一位网名为“麦子”的妆造师告诉记者,“万物皆可簪,我们会根据顾客的服饰与环境选择不同的花形”。

图片

  走进县前街的汉服店,唐风、西域风、清汉风、苗疆风……店内展示着各色头饰与适合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的各款式服装,从殷商到晚清,从汉服到民族服饰,将“东方美学”演绎得淋漓尽致。“街上的店铺各有特色,这不仅体现在服装、饰品上,也体现在妆造上,有的擅长复原妆,有的擅长簪花妆。”县前街北段一家汉服馆的店长崔宇欣说,别看汉服馆店面不大,但有的朝代不同时期的服饰、妆容也有区别,要准备的东西可不少。

  提起县前街的“汉服热”,就读于河南大学的黄靖雯这样评价:“我是一名汉服平面模特,以前特别喜欢苏州的平江路,古色古香,拍出来的照片特别美。安阳历史悠久,是七朝古都,如今家乡也有了汉服一条街,把安阳的建筑与文化融入进去,更能满足游客多元的妆造、旅拍需求,感觉特别赞。”

  李娜告诉记者,当时选择在县前街筹建汉服聚集地,也是看中了街巷与建筑的古朴,公司已经向商户们发出号召,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在服饰、妆容等方面改革创新,将更多本土文化元素融入进去。

  热情满满迎来天下客

  “姑娘,能帮我再重新打理下头发吗?这会儿摄影师也拍完照片了,感觉这个苗族头饰太重了。”“好啊,您中意什么发型?”“头发不舒服可以重新做,妆容也可以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要求,一切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为的就是让他们在旅途中有个好心情。”崔宇欣对记者说。

  在县前街,除了热情、专业的妆造服务,一些汉服馆还会为顾客准备一些小礼物,一枚甲骨文书签、一张文创门票、一把纱制团扇或是一支发簪……在县前街中段的一家汉服馆,负责人李利艳说:“平时,我们除了学习专业的技能,也会培训沟通技巧,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对顾客以诚相待。眼下天气热了,不仅会做好定妆、还会给客户送上扇子、遮阳伞,保证效果。”

  “我是《开仓放粮》短剧中韩琦母亲的扮演者。篮子里是汉服馆为游客们准备的小麦瓶,每天发放300个。现在播种心愿,给大家留下念想,希望秋天能再来安阳。”安阳工学院大二学生付宇涵说。

图片

图片

  在县前街,每位商户都是街区的主人,大家会共同为街区的发展努力。李娜说,公司对街区与商户会统一管理,也会全力为游客搞好服务,维护游客的权益。

  来来往往的游客为县前街带来了人气与欢乐。“以前过节周边地市的游客多,今年我们见到了一些来自云南、贵州等地的游客,甚至还有一些外国人。”一位妆造师感慨。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县前街许多汉服馆都处于“白+黑”的加班状态,工作人员每天要为百余位客户提供妆造服务,其中有的店铺预约档期已经排到了国庆节之后。

图片

  安阳市图书馆:“图书馆+”给读书学习添趣味

  安阳融媒记者 高倩文/图

  “锦上添花”“眉飞色舞”“才华横溢”……5月3日下午,在安阳市图书馆数字体验区,随着工作人员打开VR设备,一场沉浸式体验“成语论剑”活动拉开了序幕。

  戴上VR眼镜后,体验者仿佛置身成语王国,繁星点点的夜空下,一排排古色书香的建筑出现在眼前,不一会儿来到了古代练兵场,一个需要填字补充完整的成语跳了出来,随之出现的还有一个个写有不同汉字,飘荡在空中的红色孔明灯。“手持游戏手柄,想象自己在射箭,看到成语中空缺的字,就对准了拉弓射下来。”小志愿者正手把手教前来体验的小朋友。“百花齐放?”体验者模仿张弓搭箭的动作,对准要选的字按住按钮,“咻”的一声轻响后,写着“齐”字的孔明灯被点燃,体验者进入了下一个成语。

  “这套系统大约有2000个成语,可以自定义简单或复杂模式,简单模式会自动为玩家匹配常用的400个成语,通关后会出现提示语‘挑战成功’鼓励孩子们。VR设备让科技为阅读服务,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告别了枯燥的纯文字阅读,在娱乐中学习,打造了高科技炫酷的学习模式。”市图书馆辅导部主任李迎九介绍。

  不一会儿,数字体验区便聚集了不少前来参加活动的孩子。“其中有的成语我之前没有学过,这种学习方式非常有趣,令人印象深刻。”9岁的聂名泽刚参与过“成语论剑”活动,他意犹未尽地对记者说。

  原来,在数字体验区不仅有VR“成语论剑”活动,还有很多数字化设备,其中,AR魔法智慧墙可以涂鸦,也可学习甲骨文、垃圾分类知识等;AR互动百科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3D模型及动画场景多元素为一体,让孩子们认识海洋与恐龙;头戴VR骑行系统眼镜,脚踩自行车,可以置身情景之中,边锻炼边从高空俯瞰城市。“AR是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将知识以多元化方式呈现。当设备投屏到墙面后,一个个甲骨文从天而降,小朋友点选自己感兴趣或不认识的甲骨文时,屏幕上就会出现相应的释义。”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申晓红说,平常数字体验区每月开放4次至8次,假期很多孩子会来图书馆读书学习,为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最近馆内的数字体验区连续开放,为孩子们读书学习增添了不少乐趣。

编辑: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