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学生在殷墟博物馆参观学习(安阳融媒记者 麻翛然 摄)
安阳研学游 趁“热”火出圈
安阳融媒记者 贾培 赵晓凤
进入暑期,高温未能抵挡人们的出游热情,与热到极致的气温一样,安阳研学再次火热出圈,在这个夏天迎来井喷之势。
在殷墟,穿越三千年,触摸伟大的商文明;到红旗渠,感悟红旗渠精神,汲取震撼人心的力量;去中国文字博物馆,感知文字传奇,探寻中华文明基因密码……今年,在安阳开展研学活动的游客持续增长,千人研学团队集中打卡,外籍研学人数持续攀升。安阳屡次在研学热潮中脱颖而出,成为热门研学目的地。
安阳,这座低调的“网红城市”抓住了研学增长点,真正的秘诀是什么?
秘诀一:人气火爆背后的顶层设计
最近,旅榜文旅研究院综合全国近十万家文旅企业在线调研和行业相关数据等信息,发布《2024暑期国内文旅市场热度报告》,安阳入选2024暑期国内旅游热门目的地TOP50,发展研学游无疑是激活安阳文旅市场的妙招之一。
“勠力深耕终迎繁花盛启,不以流量捆绑发展,却收获了顶级流量。”市文广体旅局产业发展科科长董光介绍,从文化深耕到全国标杆,我市用数十年的规划与努力,成功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研学旅游品牌。
时光流转,将时间倒回2016年,我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同时,红旗渠景区也被授予“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称号。同年12月,安阳市率先编制并发布了课程化研学游手册,面向全国院校广泛推广,为后续的研学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安阳研学游迎来快速发展期。殷墟、红旗渠、中国文字博物馆等纷纷发力,荣获“中青旅首批研学旅行基地”“河南省中小学专项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一系列荣誉。2018年6月,安阳研学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更是入选《2017年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进一步推动了研学旅游的规范与普及,成为业界的典范。
2021年,安阳市发布了《研学旅行组织与服务规范》地方标准。这是河南省内首个涉及研学旅游的市级地方标准,标志着安阳研学旅游在标准化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3年,经过持续的努力与创新,安阳市的研学旅游品牌在全国范围赢得了广泛赞誉。在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绍兴发布活动中,安阳与绍兴、重庆、黄山、宜昌一同被评为“中国研学旅行目的地·标杆城市”,成为河南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2024年,安阳研学旅游迎来新的里程碑。2月份,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座集文物、文献、甲骨记载与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于一体的研学基地,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研学团队,研学人数呈爆发式增长,丰富了研学旅游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巩固了安阳在全国研学旅游领域的领先地位。
“数年来,我市在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理论研究、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等方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市文广体旅局局长刘洁华介绍,今年,市委、市政府将研学游工作支柱型结构与“畅行安阳”“美宿安阳”“乐游安阳”等六个专班相结合,促进了文旅市场出圈出彩,也为研学游抢占市场、突出重围创造了新机遇。
秘诀二:文化富矿背后的深耕细作
有文化,必安阳。众所周知,安阳是一座文化富矿。从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再到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殷墟博物馆与殷墟宫殿宗庙区、王陵区、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共同构成“一馆两区一镇”的规模化展示阐释体系,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生活图景可触可感。从精忠报国岳飞故里的岳飞庙到“文王拘而演周易”的羑里城,再到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安阳每一处古迹都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安阳还拥有雄奇秀美的北派风光,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凿壁穿石,历时十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还有彰德府古城、水冶古城……这些古老而璀璨的宝藏,尽显七朝古都的底蕴,也是安阳人民的骄傲。
如何将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充分挖掘释放出来?研学游便是一个很好的出口。
文化搭台,殷墟景区以甲骨文、商代车马为主题,打造推出“车辚辚·马萧萧”商代车马主题研学、“探秘甲骨”主题研学等课程。中国文字博物馆已形成三类研学套餐、六个研学系列、九个研学环节的“三六九”式研学课程体系,并全力打造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导师库,成立研学项目研发小组,让研学活动常开常新。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围绕馆藏文物和三国、曹魏文化设计了多种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探索性研学项目。
“我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和基地资源特色推出的精品研学课程备受关注。”董光介绍,《弘扬红旗渠精神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探源文明 读懂殷商》等一批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陆续推向市场,成为提高研学实践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字游安阳·嗨玩一夏”,今年暑假,我市聚焦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字,深度挖掘城市资源,重新设计整合10条研学旅游线路,推出了多彩的研学体验活动,实施了系列惠游政策。
“如果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研学旅游的硬支撑,那么文旅、文物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全心投入,精心设计的研学特色精品课程与建设的研学营地(基地),以及推向市场的系列优惠政策就是服务发展的软实力,共同打出研学旅游发展组合拳,成为‘研学顶流’地位形成的最强动力。”董光说。
秘诀三:跨越式发展背后的持续探索
“文化为魂,体验为王”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研学注重的是研究和探索。安阳研学能有如今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持续探索、不断革新,让游客可以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千年文化的厚重与斑斓。
“大家猜一猜,这个字念什么?”“我发现有牙齿,而且是上下两排牙齿的形状。这个字应该是‘齿’。”……7月14日,游客在殷墟景区研学部老师刘珊珊的启发引导下,根据甲骨文的形态猜出了对应的汉字,对古老的甲骨文有了直观的印象。
“历史文化的传承不是死记硬背,尤其像殷墟这么有距离感的商代文化,在讲解上,就要更加注重体验性、趣味性。”刘珊珊说,针对不同人群,景区还设计了不同方向的中高端文物研学,如深度古建筑参观、模拟考古等,就是要给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触摸古老文明的机会。
“有文化,必安阳,城市处处是研学,沿着城市的千年发展脉络,一堂堂关于‘读懂安阳’的课程也可以被搬到大街小巷。”董光介绍,伴随着Citywalk风潮的发展,我市的研学旅游已经不局限于中小学,也不局限在博物馆或学校内,仓巷街、县前街等热门“打卡区”受到城市研学旅游的青睐,为Citywalk注入更多“知识点”。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如果能将城市文旅与研学的综合文化体验相结合,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历史文化在可感知、可参与的体验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那么,城市的千年文脉将不是一段段孤立的历史,而是氤氲在城市人间烟火中、流淌在寻常巷陌里的一种文化氛围。”刘洁华表示,我市根植殷商沃土,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意义,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拓展新场景、新空间,为安阳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今天的安阳,“文博热”持续升温,“夜游”活动持续发酵,研学游吸引数以万计的年轻人不远千里而来,和文物对话、与历史相知。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的有效探索、持续创新,助力我市文旅产业不断发展。
古都安阳有新景,研学游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