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12月10日下午,南阳市“建设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系列新闻发布会(南召专场)在南阳市举行。南召县委书记方明洋在发布会上以“做强硬支撑 打造新高地 当好副中心城市建设主力军”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南召县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及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成就与规划。
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南召县锚定市委“五聚五提”总抓手,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大力实施“项目立县、人才兴县、生态美县、民生惠县四大战略”,着力推动“工业振兴、旅游振兴、乡村振兴、城镇振兴、教育振兴”五大振兴,全力以赴抓项目、育龙头、延链条、壮集群,做强特色产业硬支撑,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高地,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今年前10个月,南召县生产总值增速全市第四,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增速全市第一,税收收入增速全市第一。
聚链成群,舞好工业龙头。南召县碳酸钙总储量约10亿吨,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碳酸钙生产基地。该县立足资源优势,把钙基新材料作为该县的工业主导产业,确立了打造“中国钙都”“中国水性涂料之都”的宏伟蓝图,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在延链、补链上攻坚突破,培育形成了集“矿山开采—粉体加工—建材、管材、涂料”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招引落地了三棵树、立邦、东方雨虹、中能建、新广源、中铁路港、安徽雷鸣科技等国际国内知名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入驻,使南召钙基新材料产业呈现新的行业龙头优势,成为全省13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年产值达到80亿元。
逐绿前行,打响农业品牌。南召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资源大县,辛夷、山茱萸、杜仲等产量占全国40%以上,玉兰种植面积全省第一,柞蚕养殖量占全省一半以上。该县做活做优“土特产”文章,唱“山歌”、念“林经”,走绿色路、打生态牌,创新“林蚕菌、林苗景、林药果、林养游”四个一体化发展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山区县依靠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致富的新路子。该县用好“中国柞蚕之乡”品牌名片,培育形成从育种—养蚕—蚕茧深加工—蚕丝地毯加工—蚕蛹保健品开发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条,一化性柞蚕成功认证中国地理标志,南召蚕丝地毯已经占据全球手工真丝地毯生产的八成市场份额。该县发挥“中国玉兰之乡”优势,积极探索“规划引领+科研合作+品牌打造+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培育玉兰名特优品种,建设“十大精品玉兰园”和“百公里玉兰长廊”,成为河南省唯一一个玉兰苗木产业化集群,全县以玉兰为主的苗木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从业人员达到11.5万人。
追新突破,融出文旅活力。南召县自然风光兼有“北雄南秀”之特色,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和质量均居省市前列。该县主动融入全省全市文旅发展大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山水、民宿、全域”三张新名片,“山城、水城、生态旅游城”的南召文旅品牌持续擦亮。该县不断提升“原生山水、远古南召”旅游能级,着力构建“一城、两翼、三大片区”的发展格局,与省文旅集团、宿描文旅、北京枕泉等大型文旅集团合作,谋划包装文旅康养项目34个、总投资66.1亿元,先后建成南阳长颈鹿欢乐世界等重大文旅项目,荣获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名县、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等称号。该县打造的“全域旅游、豫看南召”,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成了以玉兰生态观光园、玉兰博览园、国际花木城、唐庄万亩桃园、石头村、粮食川村为代表的农旅融合美丽观光园和示范村120多个,实现了抬眼即风景,处处皆景观。今年1-10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8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0.9亿元。
建设副中心城市,产业是脊梁,产业兴则市域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召县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五聚五提”为总抓手,全力打造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文旅名县,为“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作出南召新的更大的贡献。(薛小磊/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