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法院法官倾情调解 妥善化解涉少数民族案件

2024年12月16日11:06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近日,镇平法院石佛寺法庭依托“枫桥式纠纷化解工作站”,成功于诉前调解2起涉维吾尔族同胞案件。

暖“薪”调解 维族同胞脸上“绣出幸福花”

2021年,吾某曼·买托某提在张某经营的直播间上班,约定每天工资300元,其中拖欠3天工资共计900元,经多次催要没有支付。近日,买托某提在路上偶遇并当场拦住张某,要求其立即付清欠款,张某辩称是和别人一起合伙开设的直播间,由于合伙人之间的账目没有算清,对方不应该只找自己一个人讨要工资。随后,二人来到石佛寺镇天下玉源社区“枫桥式纠纷化解工作站”寻求调解。

法官在参与调解时,首先向张某释明有关合伙债务清偿的法律规定,买托某提要求其支付拖欠工资的诉求符合法律规定,张某应当支付;同时对买托某提的过激行为也进行了法治教育,告知其讨要工资可以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不能采用暴力等非法措施解决,否则将要承担法律责任。

经过法官和调解员耐心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张某当场支付拖欠买托某提的工资。买托某提收到欠款后,脸上立即“绣出幸福花”,连连对法官和调解员表示感谢。

悉心调解解心结 感情修复促和谐

热古丽(化名)与艾木孜(化名)是一对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夫妇,育有一子一女,早年来到石佛寺镇经营玉石生意,双方常因经营问题发生争吵,矛盾不断。二人因此分居并单独做起了玉石生意,期间艾木孜经常到热古丽的经营场所吵闹甚至动手,双方感情陷入冰点,后热古丽提出离婚,艾木孜不同意。

了解情况后,石佛寺法庭与天下玉源社区“枫桥式矛盾化解工作站”主动对二人开展矛盾化解工作。法官和调解员多次与当事人沟通,从亲情、民族文化、家庭和谐等方面入手,对双方悉心劝解。双方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关心与温暖中逐渐敞开心扉,充分陈述了自己的意愿,热古丽终于对艾木孜表示了谅解,一度走近破碎边缘的家庭又恢复了和谐。

石佛寺镇是中国最大的玉石加工贸易中心,也是维吾尔族同胞在内地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镇平法院石佛寺法庭坚持将民族团结融入到审判工作中,通过“法官+调解员”模式,妥善审理各类涉及少数民族的纠纷,努力运用司法方式促进文化融合、民族团结。(姜赟)

编辑:林辉  审核 :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